上海:青年“新农人”助力“新农业”

新华社上海5月4日电(记者兰天鸣、赵逸赫)在上海郊区,一批年轻人努力改变着过去人们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印象,致力让农业变得更智能、轻松、高效,为乡村振兴挥洒青春汗水。

“95后”顾亚敏曾经在上海市区从事电商行业,几年前,她来到了金山区廊下镇,扎根在此,成为一家科技农业公司的副总经理。在她的劝说下,丈夫也从外地来到了廊下镇。

她就职的上海金塘农业公司是金山区首家现代化玻璃温室番茄工厂,引进了荷兰专业栽培技术和品种,通过现代农业设施、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结合标准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串收番茄和啤酒花等能实现年产300吨,具有高经济附加值。

“我们的番茄全年生长,全部采用无土栽培。通过水肥一体化灌溉吸收养分和智能控制系统精准管理温室环境,产量是普通种植模式的10倍左右。”顾亚敏说。

  工人在上海金塘农业公司玻璃温室内修剪番茄枝叶。新华社记者 赵逸赫 摄

浙江平湖小伙胡耀峰今年30岁,是京东方后稷科技的一名农业数字化技术员,主要工作是种菜,但他的工具是仪器设备和电脑程序。

“人工智能可以对大棚温度和湿度进行自动调节,保证蔬菜健康地生长。我们还将视觉技术、深度学习算法与传统农业结合,使系统自动识别蔬菜生长状态、克重及自动预警病虫害。”他说。

“00后”上海人顾永豪则选择和动物“打交道”。高中毕业后,他在自家农场里实习,跟着机械工程专业的博士们设计给兔子自动喂料的机器人,让养殖场实现数字化控制,大幅节约人力物力。

如今,顾永豪是奉贤区庄行镇群超农业合作社的副理事长,管理着500多亩农场,10万多只兔子和大量鸡、羊、鱼。合作社还投资建立了光伏玻璃温室,把养在稻田里的鱼搬进了温室,进行工业化高密度养鱼,并通过开展水稻种源基地建设,打造了水稻种源秧苗繁育基地和2500平方米的恒温恒湿植物生产车间。

现在,顾永豪更是打开了思路,积极探索研学、文旅、餐饮、农家乐等,以服务业反哺农业生产和农场的现代化改造工作,创造更多元的价值。

“随着引入更多技术和经营模式,农业可以变得更智能、轻松、高效,并创造更多收益增长点,让更多年轻人在这份事业中找到兴趣点和成就感。”顾永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