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支付不该是“场景限定”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对多起拒收人民币现金典型案例予以公示。这是该行去年10月以来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的部分成果展示,也是很多消费者日常工作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尴尬场景,集中暴露出消费者实现“现金使用自由”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

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支付工具,流通本应畅通无阻。根据相关规定,以人民币支付我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然而综观15起案例,有的工作人员不熟悉业务流程,有的声称“途中容易遗失”,有的明确不接受拆分支付,有的直说“无法找零”“不收硬币”……理由五花八门,令人哭笑不得。此次通过公示案例、附加提示的方式以正视听,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巩固拒收现金违法的共识,助力打造更加友好的现金使用环境。

不得不提的是,随着电子支付的兴起,整治拒收现金工作面临不少新形势、新情况,其中愈发普遍的、结构性的支付障碍令人担忧。在交通、购物、餐饮、文娱、旅游、住宿等民生、涉外领域,这些“支付壁垒”表现得更明显,消费者感受也最直接。从没有人工现金收付通道的窗口,到无人值守的停车场,再到无法找零的商铺……种种看得见、看不见的限制,让现金支付反而成了“场景限定”。去年以来,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有钱难花”的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再次证明虽然现金支付的消费者相对较少,但每位消费者现金支付的权利应充分保障。

有一个认知误区必须澄清,即现金支付并非落后支付手段的代名词。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毋庸置疑,但保留一定的现金渠道和商业模式创新并不矛盾。且不说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时,现金具有的基础保障作用无可取代,就搁在平时,满足公众现金支付需求也意味着更多商机和可能。调查显示,老年人中经常使用现金的人数占比超过75%;部分境外来华人员习惯使用现金支付,日前举行的第135届广交会上这一比例占到了52%,移动支付、银行卡则分别占到33%、15%,足见其重要性和潜力。

“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是当前我们便利境外来华人员支付的总体思路。新业态下如何完善内控管理和业务流程,发挥好现金兜底作用,需要专项整治,也需要系统施策。自今年3月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来,各地统筹做好线上线下支付建设,银行积极提供“零钱包”服务,经营主体主动张贴支持人民币现金支付标识,各方着眼支付环境改善优化,切实行动起来,正让现金使用渠道更加畅通、更加友好。循着这个方向继续发力,打造全场景兼容的支付业态一定未来可期。(陆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