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婚闹变胡闹

接亲队伍中,几名伴郎用砖头砸碎玻璃、翻身进屋、强行开锁;身穿奇装异服的老人用红线套住新娘,一路牵向婚礼现场;更有甚者将新郎捆绑在树上,并往身上喷洒酱油、醋等调味品……近日,有媒体报道各地屡见不鲜的低俗、恶俗婚闹现象,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婚闹,于时代变迁中渐渐变了味。有学者考证发现,这一习俗由来已久——“为之宾客者,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近世闹新房之所为者,汉时即已有之。”从寓意讲,婚闹旨在创造和谐欢乐的氛围,以更好破除新人的紧张感,民间也广泛流传“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等说法。然而,一些地方的婚闹慢慢褪去了以上美好的寓意,逐渐变成“低俗”“恶俗”的代名词,网上不乏各类尺度大、下限低的“现场视频”,让人深感不适、避之不及。

婚闹不是胡闹,更不是侵害他人正当权益的理由。反观现实中那些婚闹“当事人”:有人认为婚闹是喜事,“开玩笑无可厚非”“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有人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在一旁为各种出格举动鼓与呼;有人爱面子、重人情,即使遭受侮辱、受到侵害也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鉴于此,不少婚闹现场演变成为“审丑狂欢”的“事发地”,新人及其伴郎、伴娘团任一众围观者捉弄取乐。此情此景下,低级趣味代替美好寓意,扭曲的得意代替纯粹的愉悦。由此,以上婚闹难言和谐与幸福,只剩胡闹与伤害。

强行恶作剧、尝试图不轨,是伤风败俗甚至违法犯罪,必须勇敢说“不”!需要强调的是,婚闹应该在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违背当事人意愿进行低俗、恶俗婚闹的人,有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各地实践看,有地方出台专门文件,明确“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地方依据当地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就不良婚闹导致“事发地”一片狼藉开出全市首张“罚单”;更有地方针对激起民愤的“两男子猥亵伴郎”一事,警方依法妥善处理涉事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揭开低俗、恶俗婚闹的“盖头”,务必久久为功、多措并举。

树文明婚俗新风迫在眉睫,应循序渐进、因势利导。须知,人们观念的转变非一朝一夕之变,这需要润物无声的滋养。从鼓励新婚夫妇签订《“倡导文明婚礼、抵制陈规陋习”承诺书》,到发布抵制恶俗婚闹行为的倡议书,再到开展倡树文明新风的宣讲活动,各地在培育文明健康婚俗文化方面积极探索、打造样板,为促进婚姻幸福、家庭和谐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广泛推广。相信通过多元化的治理措施,不适应现代文明的婚闹定会越来越少,从而真正实现为爱“减负”。 (静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