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海上平台运输能力实现突破 装船运输技术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央视网消息:刚才短片中,您看到的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的建造过程。

经过长达17天、超过1300海里的远航,5月28日,“海葵一号”抵达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海域,为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基础。

“海葵一号”于5月12日搭乘亚洲最大半潜运输船“新光华”号从山东青岛启运,拖航过程中先后穿越黄海、东海等海域,累计航程超1300海里。

中国海油流花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组海上安装负责人李龙祥表示,“海葵一号”创新采用“大船背小船”和“小船拖大船”相结合的运输方式,首先将它像货物一样装到大型半潜运输船上,运输至广东锚地后进行分离卸船,最后通过大马力拖轮将“海葵一号”牵引至流花油田进行回接安装。

运抵流花油田群海域后,将通过12根长达2570米的系泊缆,与提前布设于深海的锚腿进行连接,漂浮在水深324米的大海上工作。“海葵一号”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

我国大型海上平台运输能力实现突破

播放视频画中画

装船运输是海上油气田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随着海洋平台不断向深水化、大型化发展,对装船运输装备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大型海上平台装船运输能力实现重要突破。

“海葵一号”运输在国内海洋平台装船中首次成功应用水下精确定位技术,就位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本次装船涉及的技术方案、计算分析、操作控制等全部由我国独立完成,开创了我国全流程自主实施超大圆筒型浮式生产装备装船作业的先河。

中国海油海油工程安装分公司高级总监刘克建介绍,完成了近700次的大中型海洋平台装船作业,总重超过300万吨,具备35万吨级浮式生产装备浮装、12000海里远洋运输等关键能力,系统掌握拖拉装船、模块化运输车装船、浮托装船等多类型海洋平台装船运输成套技术。

近年来,我国建成了亚洲最大海洋平台运输下水驳船“海洋石油229”、世界第二大半潜船“新光华号”等一批大型运输船舶装备。随着“海基一号”“海基二号”“深海一号”等超大型海洋工程成功实施,我国装船运输技术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新开发模式提升深水油气资源产能

播放视频画中画

“海葵一号”安装完成后将应用于我国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群,项目采用“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全新模式,大幅提高礁灰岩油藏的采收率,可降低开发成本近10亿元,使潜在的深水边际油田大规模开发成为可能。

流花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距深圳东南约250公里,是迄今为止我国海上发现的最大礁灰岩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亿吨。经过20多年的生产,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随着水下原油含水率上升,开采难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得益于礁灰岩油田开发技术攻关油田采收率实现逆势提高,迎来了二次开发的机遇。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总经理 江俊达表示,“海葵一号”预计今年下半年同“海基二号”平台一起服务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群,推动亿吨级老油田焕发新生机。

流花11-1油田新钻24口开发井,计划于2026年之前全部投产,流花4-1油田利用原水下井口系统,依托“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平台进行开发。项目全面投产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能源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