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湖北地处北纬30°黄金地带,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早在数千年之前,湖北就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是“茶祖”神农、“茶圣”陆羽故乡。
从三国时期“荆巴间采茶作饼”,到17世纪成为“万里茶道”重要源头,荆楚茶产业蓬勃发展,一脉茶香千年绵延不绝。新时代,湖北重科技、强品牌、出新品,茶文旅融合发展,茶产业焕然一新,综合产值超800亿元,高质量迈向千亿产业之路。
恩施州咸丰县清坪镇绵羊洞村茶园,村民忙碌采摘新茶。新华网发 李维君摄
引入良种良法,推广机械化生产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世界硒都”美誉,是全国最大的富硒茶基地。恩施州茶园面积182万亩,有7个县市是“全国重点产茶县”。近年来,恩施州狠抓茶园精细化管理和产品质量管控,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绿色防控技术及机械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不断提高恩施茶市场竞争力。
4月的恩施州利川市,晨雾氤氲,一片片茶园犹如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别致的绿毯。“我们村种了1000多亩‘中茶108号’,300多亩‘利川红1号’优良品种。我家种了20亩茶园,经过一年管护便投产。”利川市谋道镇四合村茶农黄秀坤说。
图为恩施州咸丰县的茶企生产车间。新华网发 李维君摄
过去,恩施新建或改造茶园种下新苗,至少需要3年才能采茶。如今通过技术创新,恩施实现“一年交园子”,大大缩短从苗到茶的“窗口期”;配套推广山区茶园内环式机械化生产管理新技术,节省劳动力成本。
鲜叶摊放、蒸汽杀青、整形上光、焙火提香……4月是制茶繁忙时节,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黄连溪村恩施蓝焙茶业公司生产车间,一条全新恩施玉露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通过应用智能传感及生产控制等集成技术,只需2名工人就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洁净化生产,每天生产600斤干茶。”蓝焙茶业董事长蒋子祥介绍,公司投入500多万元,建成全州首条恩施玉露全自动化智能生产线,整个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工艺可动态优化、成本质量可追溯。
位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集镇的茶叶鲜叶临时交易市场一片忙碌。新华网发 黎袁媛摄
近些年,恩施州积极改造、整合、提升、淘汰一批茶叶初制厂,引进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一体生产线,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全州已建成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246条,全电气化制茶企业达158家。全州有茶产业类科技创新创业平台46家,茶产业类高新技术企业54家,备案茶产业类科技型中小企业92家,构建了茶树良种化、茶园生态化、生产标准化、加工清洁化的茶产业标准管控体系。
图为十堰市竹山县建成的有机茶园。新华网发 王俊摄
湖北省落实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特色茶优良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发推广。全省4个品种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12个品种通过国家级品种登记,从省外筛选引进中茶108、龙井43、金观音、白叶1号、黄金芽等优异特色茶树良种,通过试验示范规模化推广。湖北在全国率先实现茶树无性系良种工厂化快繁育苗,缩短育苗投产“窗口期”6个月;积极推广新建园“一年快速成园”技术,将茶树改植换种时间由3年缩短到1年时间,有力推进老茶园改造进程。
抱团造势,共沏一盏“楚天好茶”
位于湖北西北部的十堰市森林覆盖率超过70%,优越生态环境赋予茶叶得天独厚生长优势。目前,全市茶园面积87.5万亩,年产干茶2.7万吨。过去,十堰茶叶品牌“多而不强”,经济效益增长受限。
十堰市竹山县举行武当山茶专家品鉴会。新华网发 王俊摄
2023年3月,十堰成立武当山茶产业(品牌)联盟,全力打造“武当山茶”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开拓市场。同时,武当山茶茅箭区质量服务站建立并运行,为全市茶企提供“一站式”服务,内容包含标准化服务、认证认可服务、品牌管理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
以前,十堰茶是“一流品质、三流价格”。“有了‘武当山茶’品牌加持,今年茶市行情紧俏,价格较往年上升20%以上。”十堰市竹山县茶叶经纪人何超对今年茶市特别看好。
竹山县茶办副主任王兴明介绍,竹山县授权使用“武当山茶”商标市场主体已有43家。竹山茶叶不仅走进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还远销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湖北襄阳举办汉江流域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暨茶文旅精品路线推介会。新华网发 张倩龙摄
为叫响茶产业品牌,湖北省明确赤壁青砖茶、宜红工夫茶、恩施玉露、宜昌毛尖、武当山茶、英山云雾茶、襄阳高香茶7个重点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省域公用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湖北茶产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不断攀升。2023年,湖北赤壁青砖茶、武当山茶、恩施玉露、英山云雾茶、宜红茶等品牌价值总计超过176亿元,比2019年增加70亿元。
湖北襄阳举办高香茶专家鉴评会,擦亮高香茶品牌。新华网发 张倩龙摄
湖北还深度挖掘茶文化和茶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具有独特市场竞争价值的湖北茶产业省域公用品牌。2024年4月,湖北省域茶产业公用品牌“楚天好”以及Logo发布,全省共沏一盏“楚天好茶”。“楚天好”茶品牌范围涵盖茶产品、茶制品和茶文旅等,全省20家茶企成为首批授权使用“楚天好”的茶企业。湖北正以省域茶产业公用品牌为突破口,加快实现茶产业质量、品牌、效益正向循环。
传统碰撞现代,新潮茶品俘获年轻人
历史悠久的传统茶叶与时尚现代文明相撞,会擦出怎样的潮流火花?
湖北咸宁赤壁市羊楼洞是“万里茶道”源头之一,因出产青砖茶驰名中外。如何让青砖茶更为市场接受?赤壁市积极探索,让这款具有千年历史的“老茶”焕发新光彩。
2023全国“赤壁青(米)砖茶+”新茶饮研发推广邀请赛现场。新华网发 黄铮摄
2023年10月,赤壁举行2023全国“赤壁青(米)砖茶+”新茶饮研发推广邀请赛,来自全国各地的24家茶饮品牌及茶企组队参赛。赛场上,选手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将青(米)砖茶与花草、果实、香料等食材进行搭配,一批以青砖茶为基底的新式茶饮亮相,让与会嘉宾和企业代表耳目一新。
为改变赤壁青砖茶“一块板砖走天下”固有印象,近年来,赤壁市不断推动产品创新,推出速溶茶、奶茶、茶点、茶饮料、茶日用品等100多类300多种青砖茶衍生产品,满足多样化消费市场需要。“通过系列‘内外兼修’,使更多年轻人了解赤壁青砖茶、爱上赤壁青砖茶,促使我们与时俱进,弘扬好茶文化、发展好茶经济、创新好茶科技。”赤壁市政府党组成员、产业顾问陈迪林说。
图为宜茶集团采花速溶茶生产监控室。新华网发(五峰县委宣传部供图)
湖北宜昌市2023年茶叶总面积99.54万亩、总产量11.92万吨、农业产值59.84亿元。近几年,宜昌茶产业加速融入大健康、文旅等新赛道,催生新茶饮、茶庄园、保健茶等新产品、新业态。
走进五峰县宜茶集团采花速溶茶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速溶红茶粉、速溶绿茶粉、固体饮料等产品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这些速溶茶粉的原料是夏秋茶,相比春茶,夏秋茶味苦、颜值不高,一吨价格5000—7000元。宜茶集团立足于夏秋茶,加大科研投入,2021年建成全国首条应用“生物酶催化茶多酚”技术的速溶茶生产线。
“夏秋茶的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而速溶茶更注重多酚含量和产品价值。”宜茶集团茶叶技术中心深加工茶研究所副所长邱安东介绍,速溶红茶的茶黄素、茶红素与同类产品相比有明显优势,受市场青睐。截至4月底,宜茶集团速溶茶已突破性发展出口业务,完成肯尼亚、马来西亚、俄罗斯的订单任务,“满产情况下,今年可达到5000万元产值”。目前,宜茶集团已牵手新茶饮品牌,与白象集团、农夫山泉、娃哈哈、统一等品牌深度合作。
恩施州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有机茶园开展茶园研学活动。新华网发 宋文摄
龙年伊始,网红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吾饮良品”“爷爷不泡茶”等都瞄准“湖北茶”。今年2月,“茶颜悦色”推出新年第一款新品“不识炉山真面目”,亮出利川红茶茶底。4月初,武汉茶饮品牌“吾饮良品”和恩施玉露联袂,在省内650多家门店上架恩施玉露系列新品茶饮,上市一周销售超过20万杯。未来,“吾饮良品”还会将合作扩展到赤壁青砖茶。新茶饮之风在荆楚大地劲吹。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省72个县(市、区)300多个乡镇产茶,目前茶园面积达到574万亩,已形成鄂东北大别山、鄂西南武陵山、鄂西北秦巴山、鄂南幕阜山和鄂中大洪山“五大优势产区”,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指标位列全国第一方阵。湖北省茶叶加工企业超5000家,是全国少有的“六大茶类齐全”省份。
襄阳市谷城县举办“与世界共品一杯高香茶”茶文旅活动。新华网发 张倩龙摄
把一片“小叶子”做成千亿“大产业”。2023年,湖北正式启动茶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优化、标准建设、主体培育、工艺改进、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生产服务、科技赋能“十大行动”,不断完善茶叶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切实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