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助力文物系统预防性保护

文化遗产,作为灾害系统中的一类承灾体,也会面临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近年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灾害等严重威胁文化遗产的安全。为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携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课题组开展研究,深入探讨应对策略。

课题组指出,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文物的脆弱性比较突出,文物系统的安全防范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升。

以近期为例,2024年入梅以来,受连日持续强降雨影响,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一些地方文物单位受到洪水威胁。6月15日16时许,深圳市大鹏所城南门城墙发生小范围坍塌;6月16日凌晨,“客家第一祠”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官田李氏大宗祠受特大暴雨袭击,发生大面积坍塌,不少文物被掩埋在坍塌的建筑物内。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革命的策源地,文物资源丰富,但同样饱受“洪水走廊”之困,文物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湖北省文物部门在扎实推进文物保护的工作中,制定了相应的文物安全保护和应急管理办法,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北省文物安全管理办法》《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不断完善文物安全防护体系。

课题组提出,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发挥文物工作自身的独特优势,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优化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效能,推动大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技术,更好地了解文物所面临的风险和威胁,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减少文物损害的可能性。

树牢文物保护要依靠科技的发展理念,改善文物科技创新生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推进急需技术攻关和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和跨学科合作,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提质增效。比如,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准确地预测和评估文物潜在的风险,还可以对藏品库房、展厅和修复室的温湿度、光照、紫外线、甲醛等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醒。

基于灾害学的视角,建立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从防洪排涝、地质灾害防治、风沙治理、区域环境质量以及其他类型灾害防治等专用技术方面加强湖北全域文化遗产及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推动,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引入到文物保护领域,从而改变了人们对风险和危害的认识和处理方式。课题组建议,文物保护单位应为文物“入库”,通过建立档案,留存历史测绘数据和照片,并不定时更新准确详实的记录,为文物预防性保护提供数字依据。从防灾理念到保护体系,借助新技术的应用,制定贯穿灾前、灾中及灾后一系列可行性预防技术措施。与此同时要培育预防性保护工作机构,支持有能力的科研机构参与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宋欣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