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十三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产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初冬时节,主产区秋粮收购迎来高峰。在粮食产量第一大省黑龙江,不少粮食收储企业门前送粮车辆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龙。
柏长城告诉记者,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春耕时节赶上了新冠疫情,由于生产服务及时到位,确保了他家的春播面积。秋粮成熟关键期又遭遇三次台风,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再加上粮食新品种以及配套技术,确保了他家的粮食丰收。
而在国家层面,“十三五”期间,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中央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在藏粮于地方面,中央财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16年—2020年9月,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8.64万亿元,是“十二五”的1.66倍。建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划定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在藏粮于技方面,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全程机械化,国家良种生产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由于粮食生产基础不断夯实,今年虽然面临疫情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我国粮食生产依然获得丰收。
不仅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十三五”期间,一场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粮食品种在调优:市场紧缺的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35.8%;优质早稻增加到46.2%;大豆面积连续5年增加。同时粮食品质也在调绿: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了负增长;中央轮作休耕试点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每年选择300多个县深入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在江苏射阳万亩水稻示范基地,施有机肥、生物防虫、数字化监控的绿色高效生产让水稻还长在地里就全部被订购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