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地下环道无缝导航、长江航道智慧航运、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建设……这些场景的实现,其背后都有北斗系统的技术支撑。
9月3日,在北斗系统建设应用30年之际,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在重庆开幕。围绕“规模应用 生态赋能”,大会发布了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等系列成果,央地携手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
吹响产业发展“冲锋号”
“时空智能可赋能万物互联,借力时空智能,能实现空天信息无所不在的‘快准灵’服务,创造多个万亿级新质生产力产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表示,时空信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已经呈现出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格局。
李德仁介绍,2020年,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已发射30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我国卫星导航从‘0到1’的跨越。”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李德仁提出,未来,我国可以在遥感监测、交通监控、商业运输等领域持续拓展应用空间,依托“北斗+高精度室内定位”可实现亚米级定位精度,“北斗+5G”可显著提升公共安全资源调配精准性,加速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
“当前,我国北斗规模化应用进入了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新阶段,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建议,未来,北斗产业要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时空数据的赋能作用,拓展北斗高精度定位在大众消费领域的应用场景,提升北斗应用普及程度。
为了更好地实现北斗产业发展,大会成立了国内首个由地方政府组建的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首批委员由22位空天信息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专家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代表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发布了《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呼吁业界通过共建基础设施、多方协同攻关、共谋应用场景等5方面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标准引领和市场化推广
“中国时空推出的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能有效解决打车时定位经常出现飘移、步行导航时难以快速确定方向、主辅路难以自动识别等百姓日常出行的痛难点问题,且无须增加额外设备和成本。”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星网”)高级副总设计师王艳君介绍,今年年底他们将在重庆市开通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2025年面向全国推广。大会上,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和基于操作系统的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两项成果的发布,为重庆市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行动拉开了序幕。同时,中国星网携手重庆联合发布创新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行动。双方携手建设的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时空数据有限公司(筹)正式落地。
“空天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至关重要。”中国星网董事长张冬辰表示,当前,中国星网正在联合重庆市先行先试,强化标准引领和市场化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庆经验,打造规模应用示范样板。此外,中国星网还将在重庆部署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开展北斗规模应用产业创新能力建设。
近年来,重庆积极抢抓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先机,打造了重庆数创园等北斗应用、卫星互联网特色园区,聚集了以中国星网应用公司、北斗智联、九洲星熠、零壹火箭等为代表的上下游企业100余家。
会上,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足重庆超大城市规模、地理形貌多样、产业门类齐全等特质,促进北斗与区域特色、产业基础深度融合,发布了16个空天信息大跨度综合应用场景。重庆市经济信息委揭晓了新一批空天信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到2027年,重庆力争打造千亿级的空天信息产业集群。(记者 雍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