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郭敬丹
在上海,乘坐地铁至新天地、淮海中路、四川北路等地,到站时会听到这样的广播提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参观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纪念馆,请从……号口出站。”
党的诞生地,600余处红色资源深入城市肌理。拿着一本红色“沪”照,“95后”上海市民陆夏走进了不少红色场馆。“用Citywalk(城市漫步)的方式去探索红色历史,让人对每个站点都充满期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更加具象、丰满。”陆夏说。
上海红色文化季期间,全市免费发放1万本《光荣之城 红色“沪”照》寻访手册。(上海“红途”平台供图)
春末夏初,“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启动。5月,上海向市民免费发放1万本红色“沪”照,拿着这本寻访手册,可探访革命旧址、伟人故居、行业博物馆等45个红色场馆,集章、打卡,收获个人专属的“城市印迹”。
初心之地、澎湃岁月、光辉足迹、文化红浪、革命星火、日月新天、海上繁花、潮起东方……8个寻访主题,吸引数万名市民共同参与。刚刚过去的暑假里,还有不少全国各地的青少年来到上海,走进红色场馆、工业遗址、文化地标等,了解上海的城市发展变迁,在社交媒体“晒出”打卡体验。
印记并不遥远,在持续的保护传承中,红色地标融入城市生活。今年盛夏,思南路73号绿意更浓。7月23日,位于此处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重新开放。这里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上海设立的办事机构,为便于工作,办事处对外称周恩来将军寓所,简称“周公馆”。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外景。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如今,“周公馆”由中共一大纪念馆管理,与周边街区有机融合。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介绍,经过精心修缮,“周公馆”以“生活化”“零距离”为亮点,不仅首次开放思南路73号楼前的花园,还将其与相邻的思南路71号院中花园连通,扩展参观空间,提升参观体验。
开放型、街区型红色文化空间,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心中最具魅力的城市文化地标,更多创新方式,也让建筑里的红色故事“破圈”传播。上海红色文化季中,“数字一大·初心之旅”与参观者见面,以多人VR沉浸式体验展的形式,让观众“穿越”至1921年的上海,感受中共一大会议的召开;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推出“GO!TO辅德里·暑期季”特色体验,让孩子们走进党章诞生地研学互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办“家书抵万金——纪念李白烈士牺牲75周年”数字展,让革命先辈的精神传得更远……
红色文化季期间,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讲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战斗在上海隐蔽战线上的英雄群像故事。当影院灯光亮起,不少观众的眼中都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演员朱洁静(右)、王佳俊在金爵盛典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电波永不消逝,理想信念永存。作为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把红色题材创作好、表达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消逝的电波》主演王佳俊说。
发挥红色文艺启智润心作用,优秀红色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在上海持续涌现。现代京剧《龙潭英杰》、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淮剧《火种》、杂技剧《战上海》、评弹《千里江山图》等31部红色文艺作品接力上演76场,叫好叫座。
真挚的情感穿越百年,与“觉醒年代”的青年产生共鸣。龙华烈士陵园烈士墓前、红色场馆留言本里、文艺演出评论区中,今人写下的书信、便签一份接一份:“点点星火,今已燎原”“多希望你们能看到今天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