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沃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武汉市武昌区全力打造综合营商环境高地,用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
服务企业所需 当好贴心人
上个周末,升级改造后的武汉销品茂商场人流如织,或是年轻伴侣,或是家庭出游。商场内餐饮、购物、遛娃、休闲等项目一应俱全,满足市民多元化消费需求。
如今的热闹景象离不开武昌区行政审批局的靠前服务、上门服务。
在销品茂闭店改造时,该局将服务窗口搬到装修工地,在商场设置帮办代办服务站点,安排工作人员每周一、三、五自带电脑现场办公,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现场申报、后台审批、送照上门”等服务。
“装修对商户来说是非常花精力的大事,我们进驻后,商户可以一边装修一边在现场办营业执照,不用两边跑。资料齐全的,最快1小时就能拿到手。”武昌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徐晶晶介绍,她和同事在销品茂升级改造装修现场累计办理了近300张营业执照。
在销品茂经营多年的美甲店店主对行政审批局的暖心服务最有感触。该美甲店店主新申请营业执照时,发现自己中意的“紫嫣”二字被注册,提交企业名称时总是通不过。徐晶晶灵机一动,根据商户经营范围利用谐音来取名,“姹指嫣红”这个名称就诞生了。“既符合店铺的行业特点,又包含了店主喜欢的字眼,还顺利完成了注册。”徐晶晶说,“看到店主解决问题后喜笑颜开的模样,我内心也很有成就感。”
不仅是销品茂,武昌区行政审批局在SKP、万象城、梦时代等多点推进“政务服务进商圈”,截至10月31日,各大商圈共登记经营主体1427户。
“对于建设收尾阶段的武昌滨江龙湖天街,我们也正在做前期的注册地址规范工作。”武昌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谢建湘告诉记者,建立起商圈地址标准库,是为了方便企业后续登记注册,“我们靠前服务,让企业省事省心。”
对接资源平台 搭起连心桥
“我们非常愿意扎根武昌,希望能帮忙对接资源,找到合适的项目,扩大业绩。”在一次“政企连心·亲清武昌”恳谈会上,中建大成相关负责人安先生从企业管理、市场拓展、生活配套等方面说出自己的心声。
在武昌区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中心统筹推动下,区直部门、街道与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零距离互动,倾听企业意见和建议,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
该中心负责人介绍:“每个部门、街道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资源禀赋,根据各自的特点,我们组织制定特色鲜明的恳谈会具体落实方案。并按时提醒部门、街道及时组织会议,调度跟踪工作进度。”为确保恳谈会成效,围绕参会企业提出的诉求,会后及时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建立现场交办、2周内回复回访、100%落实的工作闭环机制。
“面对面的恳谈会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实在,也形成了比较好的沟通机制,搭建了资源对接平台,我们公司就通过平台对接获得了资金支持。”武汉中化机械公司财务负责人孟女士介绍,在一次政企恳谈上,通过武昌区科服中心搭建的银企对接平台,该公司凭“创新能力”获得银行800万元信用贷款,“救急”三分之一业务。会后仅1周,800万元资金到账。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武昌区共举行政企面对面恳谈会30余场,共收集解决企业反馈问题300多个,全区上下营造出尊重企业、关爱企业、支持企业的浓厚氛围,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科技赋能司法 给出“定心丸”
“没想到在外出差的法官还能远程完成房产查封,武昌法院的诉讼一码通平台真方便!”近日,某执行案件的当事人为数字化办案模式点赞道。
原来,该当事人向武昌区人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发现被执行人有转移房产的迹象,希望法院查封房产,但承办法官正值外出办案,当事人心急如焚。在执行法官的告知下,当事人提交相关材料给法院,法院审核后,承办法官外出办案途中通过诉讼一码通服务平台当天完成了房产查封。收到房产已查封的消息,当事人如同吃下“定心丸”,对武昌法院高效办事拍手称快。
据介绍,诉讼一码通服务平台不仅可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申请保全、联系法官、判后答疑等服务,还可实现法院与区大数据中心、民政局、不动产登记中心、行政审批局等单位的协同联动,完成人口户籍、婚姻档案、不动产、工商信息、车辆登记等事项的查询和协助。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有了科技的加持,案件办理跑出“加速度”。
作为武汉市唯一一家自主研发诉讼一码通服务平台的法院,2024年,武昌法院坚持科技赋能司法,不断深化“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改革创新协同,将武汉市16家不动产登记中心纳入诉讼一码通服务平台,共同开展不动产的查询、查封、解封和变更登记工作。通过一码通平台,武昌法院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与各区不动产中心的“平台互联”,“点对点”开展不动产司法查控工作,共创“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线上协作的新模式。
据统计,不到一个月,平台共办理不动产司法查控108次,均实现当天申请,当天办结。得益于平台的数据互联,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平台向法院共调取档案材料12次,双方线上交流不动产办理事项53次。
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经营主体发展信心越来越足,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充沛。(周恬、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