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我家的好日子】杨培林:用上致富水 过上幸福年

保康县赵家山村

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以前村民都是靠天吃水

十年九旱

吃水像吃油一样

生活生产极其不便

如今

赵家山人吃上了自来水

过上了幸福年

精神抖擞地奔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

赵家山村平均海拔1200米,全村版图面积6.61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192户644人。山高石头多,地下溶洞暗河遍布,难以涵养水分,靠天吃水曾经是赵家山人生活的常态。

赵家山村村民 杨培林:我们这儿就叫土洞堰,过去我们全村的老百姓祖祖辈辈都在这儿挑水吃,遇到枯水季节,我们还在这洞里“赶水吃’。

饮水难

就如同卡在村民和干部

喉咙上的“一根刺”

2017年4月12日,在经过数十次的调查勘测和科学论证后,赵家山村终于在483米的地下深处打出了泉水,这是保康在喀斯特地貌地区打出的第一口深井。紧接着,村里配套建设现代化、标准化、自动化的水厂,铺设供水管网,彻底解决了该村及周边3366人的饮水问题。

赵家山村村民 杨培林:自从2017年4月份党和政府在我们这儿打了水井,建了水厂以后,我们再也没有在这儿挑水吃了。

有了充足的水源,赵家山人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发展产业了。杨培林通过小额扶贫贷款、烟叶产业奖补等政策,带领乡亲们一同种烟致富。

赵家山村村民 杨培林:以前没有水种植烟叶,只能小面积种植。有了水以后,我以5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土地100亩,规模化发展烟叶。2020年实现总收入将近40万元,带动周边20多人就地务工,每年支付务工工资13多万元,除去各项费用,自己能挣十几万元。

在脱贫政策的帮扶下,2018年,杨培林率先脱了贫,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回忆起过去的贫困生活,看到现在的好日子,他始终不忘党的恩情。

赵家山村村民 杨培林:以前我有两个学生读书,妻子长期患病,(我们)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我享受了大病救助、医疗保险、产业奖补等政策,得到了很多实惠,帮我走出了困境。

在赵家山村,像杨培林这样脱贫致富的典型还有很多。2020年,赵家山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678元,特色产业面积100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马良镇党委委员、赵家山村党支部书记 赵祥华:以前因为缺水,我们赵家山村几乎没有产业。自从这个水厂建成以后,我们发展了500亩的蔬菜、400亩烟叶、还有100亩的软籽石榴,我们村还有很多养殖大户,带动了我们附近的老百姓增收、创业,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2月4日

正值中国传统的农历小年

杨培林还在烟田里忙着翻耕起垄

为来年烟叶能有好收成做准备

家人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做小年夜饭

乐在其中

赵家山村村民 杨培林:前些年很困难,过个年很简单、又寒酸,没得一点过年的气氛,放挂鞭就算过年了。这几年通过产业的发展,全家脱了贫,每年收入有个十几万块钱。今天过小年,我们年猪也早早都杀了,年货也早都办齐了,我们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曾经“因水受困”, 如今“用水致富”。杨培林现在成了村里的管水员,每天检查维护,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用水。他说,一定要把这来之不易的水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帮助村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赵家山村村民 杨培林:明年,我在发展100亩烟叶的基础上,再发展辣椒20亩,养猪20头,争取年终达到20万元的总收入。

夜幕降临

大红灯笼亮起来

一盘盘农家菜端上桌

围桌而坐

品着佳肴、唠着家常

追忆往事、展望未来

浓浓的年味儿在农家小院飘散开来

……

融媒体记者:吕莉莉 陈泉霖 薛渊

责任编辑:相琴

审核: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