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8方面19项重点任务—— 加劲降成本,助力实体经济(锐财经)

今年以来,河北泊头市税务局积极推动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细,为企业送去“滴灌式”服务。图为不久前,当地“税务管家”服务团队来到河北兴林车身制造集团有限公司了解生产经营情况,解读最新的优惠政策。

  傅新春摄(人民视觉)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助推企业做强做大。图为日前在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江西络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紧张有序地赶制订单。

  尹其奇摄(人民视觉)

去年以来,为抗击疫情影响,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降成本。今年,降成本将再加劲,持续让利实体经济。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8个方面19项重点任务。

降成本抓实抓细

《通知》明确了多项降成本重点任务——

持续合理降低税费负担。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包括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继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规范降低重点领域涉企收费,继续开展宽带和专线提速惠企工作,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提高水电气暖等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落实落细减税降费红利,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坚决不收过头税费,坚决防止搞集中清欠税收、乱收费削减政策红利,持续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

降低融资、人工、用能、土地等要素成本。深化金融让利有效支持实体经济,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优化企业金融服务。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延续部分阶段性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房屋租金成本,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实施工业产品准入制度改革,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有效监管,以公正监管促进优胜劣汰。建立健全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振兴实体经济是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实体经济成本问题已成为影响到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表示,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降低税费负担,还是降低用电成本、降低融资成本,都是在向实体经济让利。

吴晓华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是向实体经济、向企业让利,进一步提升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让广大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降成本政策实实在在的优惠。降低税费负担是政府向企业让利,以政府收入的减法来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降低融资成本是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有效提升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降低用电成本是电力企业向用电企业让利,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效益。

交易成本按照交易范围和主体可以分为市场型交易成本、管理型交易成本、行政型交易成本。吴晓华介绍,当前,国家正在推进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等改革,都可以降低行政型交易成本。加快建立竞争性要素市场和现代流通体系、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履约监督机制,可以降低市场型交易成本。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竞争政策体系,可以减少市场型和管理型交易成本。

降成本还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吴晓华分析,降成本政策为企业增加了利润,而多增的利润中相当一部分被企业用于技术研发,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空间,有效促进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提升。

谋划长远,稳步推进

降成本如何落到实处?吴晓华表示,企业成本构成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以及降成本涉及因素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决定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按照降成本总体要求,稳步推进。

理顺关系,重点突破。全面深入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快理顺各方面的成本利润和收入分配关系等长期矛盾。同时抓住当前税费和融资成本占企业成本较高的主要矛盾,推动政府让利于企业、金融部门让利于实体经济。

政策引导,企业主导。加快出台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依据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下降的空间分布和时间特征,加快引导税费、融资、社保缴费等成本较快下降;同时加快推进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改革,着力解决体制机制矛盾。

分类施策,纵横联动。一方面,抓住影响企业成本的政策性、制度性因素统一出台政策;另一方面,结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及不同成本的属性特征,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