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发行提速 市政民生等项目成支持重点

地方债发行提速 市政民生等项目成支持重点

  穿透式监测持续完善,专项债绩效管理办法酝酿待出

近期,地方债发行开始进入提速期,业内预计地方债发行将迎来年内高峰,6月份发行规模或将接近万亿元。从资金用途来看,今年以来,地方债资金主要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公立医院等在建公益性项目建设,为在建投资项目提供了资金接续。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财政部将出台专项债券用途调整工作指引,进一步细化明确调整的程序、范围、时限。同时,研究出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加强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切实发挥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地方债发行提速

  本月发行或近万亿

今年以来,从地方债发行的节奏来看,新增债券发行较去年同期放缓。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累计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399亿元。

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汤林闽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新增地方债发行较为缓慢,前4月发行规模远少于去年前4月新增债券发行的16626亿元,发行放缓与今年提前批额度下达时间较晚有关。总体看,今年新增地方债发行应较去年略少,地方政府赤字较去年少1600亿元,新增专项债限额较去年少1000亿元,合计减少2600亿元,这降低了今年地方债发行尤其是新增地方债发行的压力,但降幅有限。

他表示,考虑到4月新增地方债发行增至3399亿元,当月总发行量达7758亿元,与去年1月份发行量基本持平,可以预见5月份、6月份同样会是地方债发行的高峰,特别是新增地方债的发行应会较4月份更上台阶。“预计6月份地方债发行规模可能接近万亿元,新增地方债发行4000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呈现节奏放缓、期限缩短、结构向再融资债倾斜的特点。”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袁海霞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放缓,除了额度下达较晚原因之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各地对专项债募投项目的审核力度进一步加大。在今年对地方债进行穿透式监测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需重新评估部分专项债项目是否达到监管要求,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不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或难以获得专项债资金。

据中诚信国际统计,1-5月地方债共发行2.5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65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券发行0.94万亿元,为去年同期的35%,仅完成全年4.47万亿元新增额度的21%,远不及去年同期近六成的完成比例;与此同时,再融资债快速扩容,共发行近1.6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22倍。

“从年内发行情况看,地方债发行量或超4.5万亿元,6-10月将迎来发行高峰,假设新增额度全部使用,地方债6-10月平均发行或超8500亿元。”袁海霞指出。

  资金重点用于市政等公益建设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2320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公立医院等在建公益性项目建设。

根据中诚信国际对新增专项债募投项目的梳理统计,今年新增专项债主要用于存量项目建设,1-4月用于存量项目建设的专项债规模超1800亿元,占新增专项债的比重接近八成;募投领域主要集中于市政及产业园区、交通、棚改、民生等,其中近7%投向“两新一重”建设,18%用于民生及旧改领域,继续做好疫后稳增长及补短板的重要工作。

袁海霞指出,在疫后稳增长压力及存量项目资金接续需求下,今年地方债尤其是专项债新增额度仍维持高位,依然是积极财政的重要抓手,仍将继续发挥稳增长、补短板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今年提前额度下达较晚,新增债发行明显放缓,对基建的支撑作用或向下半年倾斜。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近期国常会强调支持基层“三保”的要求,专项债资金将继续聚焦疫后经济发展及短板,优先支持存量项目建设,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并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

汤林闽指出,去年应对疫情冲击,我国通过及时、充分、有效的政策支持,确保了经济稳定。其中财政的支持,特别是数万亿元新增地方专项债资金的投入,为稳投资、稳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国经济已经逐步复苏,但是复苏的基础还不十分稳固,加之外部环境依然脆弱,政策对国内经济的支持仍十分重要。

在他看来,今年地方债发挥的作用与去年有所区别,去年是“托底”为主,正面化解经济下行压力;今年则是“扶持”为主,助力经济在复苏道路上稳步前行。虽然规模上与去年相差不多,但是发力点会有不同。今年地方债主要是在建项目的资金接续,投入领域可能主要是棚改、市政基础设施、环保等。

  制度持续完善

  专项债绩效管理等文件将出

2021年,财政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要求,继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开好“前门”、严堵“后门”,发挥政府规范举债对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促进作用。

在专项债券项目需求申报中,财政部明确2021年专项债券不安排用于租赁住房建设以外的土地储备项目,不安排一般房地产项目,不安排产业项目。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财政部还将酝酿出台专项债券用途调整工作指引,进一步细化明确调整的程序、范围、时限;研究出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加强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切实发挥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专项债券项目全周期、常态化风险监控,能够提高项目运营质量、及时全面堵点补漏,改善项目财务状况,进而降低债务风险。”汤林闽指出。

“近年来,我国地方债尤其是专项债持续快速扩容,投向领域也日益多元,但由于目前专项债在项目储备、筛选、申报以及资金规范管理机制等方面仍待完善。”袁海霞指出,今年财政部实施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将地方政府债务系统与专项债募投项目的会计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等对接,有利于及时掌握项目进度、资金使用等信息,掌握项目真实运营管理情况,保障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

与此同时,加强专项债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构建全方位管理格局,建立全过程管理链条,也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专项债项目效益和风险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记者 孙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