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口监测 优化生育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优化生育政策,提高生育水平,需要科学严谨,精准施策。因此,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必须加强人口监测预测,对人口变动趋势进行科学研判,对生育配套政策的实施进行科学论证和全程监测,对影响人口变动和生育配套政策实施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进行密切监测预测,从而将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人口变动前所未有,需要完善人口监测预测制度

人口监测预测是科学决策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基于科学的人口监测数据和人口数学模型,对我国人口发展形势进行了科学预判,及时调整了生育政策。2013年和2015年先后做出实施“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的重大决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统计局的人口变动抽样数据和出生人口监测数据以及人口预测模型,为生育政策的调整发挥了重要决策支撑作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生育状况调查、生育意愿调查、托育服务状况调查等一系列人口监测调查,及时掌握了人口变动和家庭政策需求状况,为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2020年开展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录入公民身份证号码,全面启用电子化的方式采集数据,增设了普查对象联网自主填报APP通道,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于普查工作灵活性、隐秘性等方面的要求,并充分利用公安部门的行政记录数据和工信部的手机信令大数据进行校验和查缺补漏,是中国普查历史上漏报率最低、质量最高的人口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党中央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提供了关键性的数据支撑。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人口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新态势和新格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人口总量变动的重要时期,是我国人口结构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变动的特殊时期,更是我国优化生育政策的关键时期。实施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尤其需要人口监测预测数据。可以说,健全人口监测预测制度,对于实施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十四五”时期要将完善人口监测预测制度作为重中之重,要在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健全人口动态监测预测制度,科学监测和评估人口总量、育龄妇女、出生人口、劳动人口、老龄人口和流动人口等人口变动情况,建立常态化的人口监测预测预报机制,定期发布国家人口预测报告,并推进分区域、分教育水平、按行业分就业状况的人口预测预报工作。

家庭政策需求复杂多样,需要完备的家庭政策评估监测机制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三孩政策的配套措施,包括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等。这些配套政策需要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和监测。

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欧美发达国家都建立了针对家庭政策的及时评估和监测制度,比如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都会定期对家庭政策的实施进展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对产假、育儿假、亲子假、生育津贴、托育服务、税收减免等家庭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尽管从科学角度而言,要准确评估某一家庭政策对生育水平和出生人口的纯效应面临较大挑战。不过,随着人类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以及因果推理模型的快速发展,针对家庭政策的各种建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且很多研究机构开始重视家庭宏观政策数据库和家庭微观追踪调查数据库的建设,不仅从宏观层面及时对家庭政策的实施进展及其效果进行评估监测,而且通过对一定规模的微观家庭的连续性追踪调查来评估监测家庭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及时发现家庭政策存在的实际问题。

因此,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的具体情况,在摸清家庭对政策配套措施的具体需求的基础上,要建立健全生育配套政策的评估监测制度,对婚姻、家庭、生育、托育、假期、生育保险、税收减免等相关家庭政策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建立人类婚姻家庭生育宏观政策数据库和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库,及时监测政策实施效果,发现家庭政策实施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进一步优化生育配套政策。

人口决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创新人口管理决策范式

人口问题始终是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紧密关联的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人口问题的钥匙往往隐藏在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与住房、教育和科技紧密关联。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转移了人类对快感和乐趣的追求和体验,进而也改变了婚育观念,拉低了婚育水平。最为关键的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丰富了人口大数据,包括基于互联网的人口行为大数据、基于手机信令的出行大数据、基于物联网的经济社会资源大数据、基于医联网的医疗大数据等。日益丰富的人口大数据和日趋复杂的模型算法正在改变着人口决策的理论范式和技术手段以及生态环境,进而对人口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四五”时期,要加强人口领域的跨学科交叉战略研究,创新人口管理决策与研究范式,牢牢把握世界人口监测预测的前沿技术方法,紧密结合我国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研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人口预测技术和模型,整合影响人口变动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既要研究人口变动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要研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变动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整体提升人口发展数学模型与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全面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的智能互联,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科学、智能、及时、便捷的决策支撑。

(作者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