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风光”之路看湖北⑤:筠山风车,打卡的新景点

云消雨霁。6月21日下午,驾车驶离喧闹的黄石市区,一直向南,穿出3公里长的月亮山隧道,顿时豁然开朗。驶上黄阳一级高速公路,两边的大冶湖水光潋滟,红色的黄阳公路大桥映入眼前,颇有“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之意境。

驱车前行数里,远处筠山山脉逶迤起伏,郁郁葱葱,插满了白色的风车。穿行在被昨天雨水洗刷过的崭新路面,困意全无。1,2,3,4……打开车窗,数风车成了我们一路上不约而同的动作。此行采访的对象——湖北黄石筠山风电场,就建在山顶。这座于2017年1月正式投产的风电项目,是黄石地区目前最大的风电场,在山间分布40个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80兆瓦,年均发电量可达1.4亿度。大自然吹进山谷的风,就是经过这些风车,将发出的电汇集到电网,然后将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送进千家万户。据计算,该风电站每年约可节约标准煤46552.8吨,减排二氧化碳和其他大气污染物近12.3万吨。

黄阳一级高速公路上放眼望去,远处逶迤起伏的筠山山脉上,矗满了白色风车。刘加良摄

车子行驶在上山的柏油路上,路的两边满是红色蒲苇,在风的撩拨下,频频点头,仿佛就是当地热情的“导游”,只要跟着它们走,就不会迷失方向。放眼望去,发现这些“小精灵”漫山遍野,在山谷间“浅吟低唱”。路的一边还有翠竹千亩,竞相生长,直上云霄。夹道而种的庄稼涨势喜人,一排排玉米也都留满了胡须,还有黄瓜、丝瓜等有机蔬菜,在这山间仿佛早已合了群。

要想富,先修路。风电站的建设,也将当地的山路修得精致。以前的羊肠小路,不仅蜿蜒曲折,一到下雨就泥泞难行,很不利于居住于此的村民进行日常农事。“这路好走多了,我买了个电动三轮车,上下山十分方便。”在山腰的筠合村,村民周先生朴实而不认生,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这条路带来的便利。

沿着巡线通道下山,在夕阳的余晖中,路边的狗尾巴草与远处的风车相映成趣。王军摄

顺利到达筠山山顶,洁白的巨型风车冲进了视野,刷新了认知。据该风电场负责人周义介绍,风车的塔身有85米,每片风叶53米,风车转动起来扫风面积直径108米。不仅如此,这里海拔虽然不是很高,但良好的季风通道给山谷间的风力增添了几分强劲,而且由于设备先进,其他地方风机启动需要3米每秒的风速,这里只需2.5米每秒。风电应发尽发,黄石电网照单全收。为了全部消纳这批绿色能源,国网湖北黄石供电公司超前服务,在风电项目完工的前半年,就将入网的110千伏筠韦大线架设到了风电场升压站门前。

据施工人员介绍,由于线路通道崇山越岭,跨度大,加上山下道路还未修成,只能采取老一辈电力人的物资搬运方式——骡队驮人工扛。道路崎岖蜿蜒,山间蚊虫不断。为了确保架线工程进度,几吨重的塔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从山底向750米的山顶送去。山上的施工也不敢懈怠。绞磨机怒吼着,那是向这块“硬骨头”发起进攻的集结号和冲锋令。不到一年,山间就插满了高压铁塔,架起了银蛇般的线路。“在铁塔上看风车,不仅景色尽收眼底,风也更加清爽!”当年参加项目建设的黄石电力集团综合能源分公司负责人李冰说。

在湖北黄石筠山风电场升压站附近,黄石供电公司输电运维工正对升压站出线110千伏筠韦大线进行巡视。刘加良摄

110千伏筠韦大线共有85基铁塔,总长约30多公里,从山顶风电场出发,翻山越岭,在中途47号塔兵分两路,一路进军220千伏韦源口变电站,一路直通110千伏大王变电站,再经过变电站等设备加工处理后送至千家万户。为了确保这条绿色电力线路畅通,国网黄石供电公司加强了线路的日常巡视运维。“无论寒暑,我们每个月都要来巡视一次,一次周期5天,翻山巡线虽然辛苦,但一看到风车在日出和夕阳下转动的美景,会很舒畅!”负责该线路的国网黄石输电运检分公司巡视工张鑫笑着说。

山头耸立的风机,也给当地旅游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筠山山脉穿越到父子山,只见山峰叠翠、轻烟挂树,一条条山峦犹如蜿蜒的长蛇,争相向山下爬去,变幻出无数图画。这里有父子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是众多网红打卡晒圈的旅游胜地,更有不少骑行发烧友不远千里,只为在父子山顶一睹风车的芳颜。碧绿的父子山水库静若处子,宛如翡翠,在水库中可清晰看见筠韦大线正跨而去的倒影。

夕阳西下,筠山山顶上的风车在红色晚霞中依旧旋转。王军摄

“一直不得闲,这次儿子高考也结束了,带他过来领略下大自然的风采!”家住黄石市内的张先生,平时工作很忙,父子俩通过攀登父子山步道,观赏风车,彼此间增进了沟通和理解。自2016年风车矗满山顶,父子山国家登山步道表现异常抢眼,山下有各种小摊小贩,还有不容错过的骑马体验场。在当年“五一”三天小长假里,就累计接待游客达3.5万人次,为助力当地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这里晚间风更大,风车在这季节也较容易接近满发状态。”周义介绍道。夕阳西下,染红了天际,但并没有将风车哄睡,依旧卖力地在山上旋转。(曹祥魁 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