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展,赴一场“2021:时间漫游”

刘展,《阳台》,2018,装置,268×100×268cm

仿佛弹指之间,人类已抵达2021年。新的“神舟”号飞离地表,将太空格局再次更新,70多亿地球居民则已习惯在网络的“云端”飞行,享受现代生活的速度与便利。超级都市、跨国工业、人工智能……人们已然生活在曾经想象的未来图景中。

曹斐(第二人生中的化身:中国.翠西),《人民城寨的诞生》,2009,机器电影、单频高清录像、彩色、有声,10' 32''  图片致谢艺术家、维他命艺术空间及Sprüth Mager

当二十世纪初“未来主义”运动在意、俄等国发轫,赞颂惊人的科技进步、预言未来社会的前景之时,那群先锋艺术家或许难以想象,彼时的畅想竟会如此迅速地变为现实,而当年热烈的未来主义宣言,则终成了历史的碎片,悄然沉入时间之海。

但这些时光遗珍总会在某个特别的时刻被重新打捞起来。新近开幕的主题展“过去的未来主义——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过去与未来”,便让往昔的未来主义拥有了当代的生命。

“过去的未来主义”展览开幕现场

作为2021年北京当代艺博会策展单元“艺述”的主题展,“过去的未来主义”这一主题在策展人鲍栋看来,是应时局而生。去年至今全球的巨大变化,让他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他在展览开幕现场讲道,我们今天之所以重提未来主义,是因为全球进入到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这让人思考未来到底会怎样,并从不同角度做出尝试性的回答。

策展人鲍栋在“过去的未来主义”展览现场进行导览

“艺术能否再次担任起预见者的角色?”他抛出疑问,并将40位艺术家的相关思考汇集于同一空间。这些纵跨百年、不同代际艺术家的创作,带引观者展开对历史、当下及未来的审思。

这场艺术巡游在北京展览馆内发生(——此展亦是北展文化艺术中心的开幕首展)。这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俄式建筑天然弥漫着一股时代氛围,让人感到似乎有历史的幽灵在周身游荡,同时亦联想起未来派在俄罗斯的昔日风采。特定的历史场域,为这场展览带去了一种沉浸式的基调——在这里,“沉浸”的对象,是宏大的时间。

北京展览馆恢弘的空间

策展人鲍栋极其关注展览空间与时间的关联。他根据两个几乎对称的狭长展厅的形态特征,将展览划分为“过去”和“未来”两大部分,中间以一条象征“现实”的走廊相连。他特别去掉了两大展厅之间阻隔视线的帘幕,“让两个空间可以互相看到”。于是,置身于“过去”的观者得以眺望对面的“未来”,而后者也能对前者报以回望。观者的目光,由此在空间与时间层面产生交汇。

“现实”走廊上展出许宏翔的铝板作品《一条命》,这件作品被鲍栋形容为有着“追求现实下的史诗感”

而展览的开端也因此显得自然而然了:艺术家王鲁炎的一把“双向手枪”似乎朝着前后各发出一记子弹,从而开启了场域内时间的流动。紧接着,李尤松、崔洁、张晖、蒲英玮的与建筑相关且带有明显时代烙印的作品,与展馆建筑本身构成呼应——这四位艺术家的作品正是策展人在选定展馆后决定纳入的。

王鲁炎的《W双向自动手枪D14-03》打破时间的单向流动

李尤松《工业凯旋门》(左)、《水坝》(右)

往展厅深处探索,艺术家们对于历史的追忆、回应和重新想象,也逐渐追溯至更遥远的时代。徐震的“歪脖子”仿古曲颈瓶、李舜以光影技术“书写”的《兰亭集序》,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当代解读。

徐震®,没顶曲项瓶-清雍正粉彩花蝶纹瓶,2013,陶瓷,41×23×23cm

李舜,《格物致知—兰亭集序》,2017,摄影、数码后期、收藏级手工宣纸、艺术微喷,80cm×260cm

国漫大师张光宇、“00后”画家吴羽篪,尽管有着一整个世纪的年龄差,但都对经典文本《西游记》进行了契合各自时代语境的再创作。在张光宇的漫画中,既能窥见未来主义画派的某些特征,也能看到七十多年前的艺术家对于未来景象的大胆想象。

张光宇,《西游漫记》第八章第二页,1945,纸本水彩、水粉,36×25cm,图片致谢艺术家与势象空间

吴羽篪,《西游 |托塔李天王》,2020,炭笔素描,38.9×54.6cm 图片致谢艺术家

邱黯雄的水墨动画电影《新山海经(1-2)》则以远古神话为参照,来描述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人类危机。放映空间内,影片的声效不时与厅外某处传来的叮咚乐声相交错——那是童昆鸟的有着复古味道的装置作品,一头从远古穿越而来的“恐龙”背上了现代文明的负重。

邱黯雄《新山海经》动画电影放映现场

童昆鸟,《恐龙背上的终点站》,2018-2020,恐龙模型、电机、警报灯、玩具等,270×73×224cm 图片致谢艺术家

而对于人类起源与文明的“考古”,则可从冯梦波拍摄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怀旧相片、伍伟用剪切纸张和报废车身制造的原始“怪兽”、李新建的大型绘画装置《遗产场》等作品中觅得踪影。

冯梦波《人类起源于动物》、《猿人像》、《原始人与火》(从左至右)

伍伟,《提丰》,2020,金属、纸张,150×500×50cm

走过以许宏翔的铝板作品《一条命》构建的“现实”走廊,便是属于“未来”的空间。不同的艺术家以相异的呈现手段,叙述着现在对未来的丰富畅想,以及在想象中的未来将对于过去的遐思。

蒋志构建的异星景观、高磊的月壤纪念标本,将人类对于地外空间的遥想,描绘在怀旧的底色之上。

蒋志,《注定之物之4》,2015-2016,艺术微喷,146×196cm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魔金石空间

高磊《登月:万物的签名》(左)、《神圣人-遗迹》(右)

宋琨的《赛博格躯体》、简策的《哨兵》以及唐晖的《鹿器人系列》,则勾起观者对未来人类、生物体乃至天外来客的想象。

关于“未来人”的展出空间

宋琨《赛博格躯体-Show me》、《泛灵净界生物体》、《灵-fugly44》(从左至右)

至于明日世界、未来城市会是何种模样,曹斐、AUJIK(奥吉卡)、范文南给出了不同猜想。曹斐将中国当代城市特征、标志建筑混合,建起一座虚拟的“人民城寨”。AUJIK以深圳、香港的真实建筑为基础,将这两座特大都市赋能为具有自我觉醒意识的计算机景观。青年艺术家范文南则用具有科幻电影感的画风,描绘出一幕幕21世纪末的人类生存图。

范文南《中国2098》(左)、曹斐《人民城寨的诞生》(右)

奥吉卡(AUJIK),《空间体:深圳》,2019,4K高清视频、彩色有声,9'20"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BANK

较之“过去”展厅,“未来”展厅内影像作品的数量相当可观,似是对时代趋势的一种回应。除了已提及的曹斐、AUJIK的作品,刘嘉颖的加密艺术《赤金美术馆》给未来艺术品的展示、拍卖与交流提供了新思路,李汉威的《液态健康》构想出将来的品牌与广告形态,陆明龙(Lawrence Lek)的影像论文《中华未来主义》则以他者视角对中国的科技发展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展开阐述。

李汉威《液态健康》系列作品

这些关于未来的想象多半蕴含着过去和现在的痕迹。也许人类历史无论发展至何种阶段,都将带有往昔记忆的残影。淡出时代舞台的“未来主义”运动,某种程度上也依然以不同形态延续着——当如今的年轻人大谈赛博朋克,或者着迷于日本动漫、美国大片中的“金属化人体”时,遥远时空里的未来主义先驱们或许会欣然一笑。

而正如展览前言最后引用的古语,“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中国人独有的生生不息的历史时间观,意味着我们在时间尺度上拥有着获取深远智慧的可能。而当代艺术,提供了看待过去和未来的其中一种维度。(文/图齐屿,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观展贴士:

过去的未来主义——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过去与未来

展期:2021.6.15 - 8.31 

(因公众安全考虑而产生的临时闭展日期详见主办方媒体平台信息)

开放时间:9:30 - 17:00 (16:30为最后入场时间)

主办:北京展览馆、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展览地点:北京展览馆2号馆2层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135号)

 

周末去哪儿推荐

不同时空的“之间”:陈漫·宋易格双人展亮相“松”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呈现毛旭辉四十年回顾性个展——永恒史“1980-2021”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委员会正式成立

视频

建党百周年 丹青忆峥嵘 | 张祖英谈《创业艰难百战多》

中国美术馆420件经典作品带你走进“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

2021艺术北京焕新登场 一起归来的还有信心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