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李纯 黄钰钦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中国官方20日公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重大决策。中国对生育政策进行优化,将对未来的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此间专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人口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推进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积极回应了社会期待。通过完善支持政策、取消制约措施,中国于“立”“废”之间破解“不愿生、生不起、养不起”难题,切实减轻家庭的后顾之忧,更好地释放生育潜能,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开启中国人口发展新阶段。
今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相比之下,此次公布的《决定》包含更全面、更具体的要点内容,也更具有指向性,是对下一步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平缓总和生育率下降趋势、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就如何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决定》作出了具体部署,首先即从法律法规层面入手,提出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考虑本地区人口发展形势、工作基础和政策实施风险,做好政策衔接,依法组织实施。
陆杰华表示,每次调整生育政策都需要修改相关法律法规,适时推出新的政策。特别是从2002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后,中国更多地从国家治理、长远发展的角度推进生育政策调整。此次宣布的许多配套举措已超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范畴,应当注重相关举措与其他法律的衔接。
业内人士认为,优化生育政策能否“达阵”,关键在于配套支持措施的“保驾护航”情况。“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指出,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此次公布的《决定》从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涉及医疗、就业、税收、住房、女性合法权益等诸多细项,积极回应社会期待。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宋健认为,观察过去数年间二孩政策的实施,存在一些“卡脖子”问题,许多都是在民生领域积累、因生育问题而更加突出。也正因此,此次公布的《决定》特别强调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是抓住了问题关键。
陆杰华也指出,将指向性的内容落到实处仍需依靠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构建,生育政策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事实上,为了让更多育龄人口“愿生”“敢生”,《决定》也提出了相关“减负”举措,包括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等。
宋健指出,优化生育政策应该从支持的角度而非惩罚的角度来进行。时代不同了,配套措施亦有所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政策是更人性化的,真正以人民为中心,而且是从全生命周期的过程来考虑的。”
陆杰华则表示,取消用经济处罚手段达到生育目标“是一个重要的转向”,是对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终结。完善配套支持措施与废止相关处罚规定,“一立一废”皆与生育政策有关,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