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全面系统研究第一人”黄进:踏遍祖国千山探丹霞

黄进教授的女儿黄向青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 王坚 摄

中新网广州8月2日电 题:“丹霞地貌全面系统研究第一人”黄进:踏遍祖国千山探丹霞

中新网记者 王坚

“每年父亲生日前,他都会盘点当年新的丹霞地貌地点数据,更新《中国丹霞地貌简表》,生日那天,做出一个更新的版本。到2016年,父亲考察过的丹霞地貌累计在1000处左右。”近日,“当代徐霞客”——中山大学黄进教授的女儿黄向青翻开了父亲的日记簿,伴着盛夏啾啾的蝉鸣声,对中新网记者娓娓道来黄进的故事。

黄进被称为“我国全面系统研究丹霞地貌的第一人”,在世时是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长及终身名誉理事长。同时,他还是“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第四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获得者。

黄进教授所著书籍 王坚 摄

一见钟情:一见丹霞终身痴 踏遍千山探丹霞

“父亲从小就很有地理天赋,高中刚毕业就一个人从广州去赣州寻找父母。”黄向青回忆道。

1948年,黄进江西寻亲,经过丹霞山南缘,看到壮丽的“五马归槽”五座丹峰,深感震撼。黄向青说:“这时的父亲已考完中山大学地理系入学试,他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研究这种地貌。”

从那年起,黄进与丹霞彻底结缘。之后的大半个世纪,被誉为“丹霞痴”的黄进,对中国已发现并登记的逾千处丹霞地貌中的1005处作了实地考察鉴定,其中,单是韶关丹霞山这一处,他就累计花了300天,这是黄进研究中国丹霞地貌中考察最多的一处丹霞地貌区。

1982年,黄进发表了中国学术界全面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为之后的丹霞地貌深入研究和旅游开发树立里程丰碑。2010年8月,包括广东省丹霞山在内的六省丹霞地貌联合申遗成功,“中国丹霞”开始家喻户晓;而其中近40万字的基础研究材料,都是他撰写的。

黄进教授的考察笔记 王坚 摄

一心赤诚:为国争光 助力丹霞山区脱贫

几十年实地探索丹霞地貌,对黄进来说,为国争光是最大的动力。“丹霞地貌是由中国学者发现、命名、系统研究的,父亲希望能把‘丹霞地貌’推向世界。”黄向青说道:“但父亲还有另一个隐藏的动力,就是通过科研帮助丹霞地貌区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

黄进通过对丹霞的研究工作,为扶贫起到极大的助力——许多地方,在他考察验证后,相继开发出来。黄进通过写文章、提意见等形式为地方献计献策,给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领导写开发推荐信,为丹霞地貌风景区的发展奔走呼号,以丹霞地貌会议选址带动旅游、助力申遗等方式,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这份心意。

黄向青表示,因为父亲的缘故,她也见证这些地方丹霞地貌申遗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韶关丹霞山旅游业发展起来,曾经荒无人烟的山头,如今挤满度假的旅客,带动周围村民增收;西部小城赤水因丹霞地貌登上众多游客的“打卡清单”,旅游经济让当地路越来越宽,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一生坚持:逾80岁高龄进藏 海拔逾4000米觅丹霞

“实地考察”是黄进永不退让的科研坚持,他不愿放过任何一个丹霞地貌的现场考察机会。为实地考察和验证青藏高原的丹霞地貌,黄进在85岁至87岁高龄期间,不顾危险四度到西藏考察丹霞地貌。

2012年10月10日,85岁的黄进在日记里写道:“在318国道4994公里处,照相海拔4165米,发现有丹霞地貌……晚上9时,抵达日喀则市,下车时,我感到头很晕,站立不稳。”隔天,医生告诉他,当地很少看过80岁以上的进藏老人,他是其中一个。

令黄进欣慰的是,数次到西藏科研考察,都采集到宝贵的丹霞地貌土壤样本和数据,这为其他学者对西藏丹霞地貌的后续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黄向青表示,直到辞世前,父亲都记挂把资料浩繁的丹霞考察手记整理成书稿,希望日后其他专家进行丹霞地貌研究时,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