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广告墙”见证经济30年变迁

(经济观察)中国乡村“广告墙”见证经济30年变迁

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题:中国乡村“广告墙”见证经济30年变迁

作者 丁熠恒

在中国农村刷墙能有什么出息?但如果你刷遍了全中国的农村呢……

近期,一条有意思的视频被关注:一位只有小学学历的师傅,在农村刷墙30年,凭一己之力在县城买了6套房。他的老板任爱新,金融学本科毕业后去了广告公司,带领团队在各个乡村刷广告,以至于被认为是“全班找工作最差的同学”。如今,他的公司把广告刷遍了全中国。

他们留下了30年刷过的广告记录。刷墙师傅黄兴祥说,2015年之前,他刷的大多是饲料、农具、烟酒,后来出现了空调、冰箱、汽车;2015年之后,广告主齐刷刷换成了互联网公司。

质朴的黄兴祥师傅可能还没意识到,他眼前的一面面墙,成了中国乡村变迁和互联网下沉最近距离的见证者。

农村外墙广告:冷门营生里的生意经

1989年,黄兴祥成了一名乡村“广告墙”的刷墙工。当时广告墙上主要是农药化肥类农资产品,以及牙膏、白酒、燃气灶等生活刚需日用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黄兴祥就这么单调、重复着自己的工作。

30年前黄师傅“出道”时,“农民工”这个概念刚刚叫响全中国,随着乡村里的年轻人到城市打工、把钱寄回老家,盖房成为村里不少人头等大事,于是乡村墙上的建材广告多了起来。但那时候,乡村广告墙还是一村一镇自成体系,黄师傅的业务很少出得了广东清远老家。

但行业“破圈”的机会不久后出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长三角、珠三角等开关、电器、服装行业工厂纷纷出口转内销。拜疯狂扩张的业务所赐,黄师傅坐上飞机,接下越来越频繁的跨省刷墙任务。黄师傅的老板任爱新,当时大学刚毕业几年,年收入已经有了十几万元人民币。

  互联网发展改变中国乡村

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还催生了电子商务,引爆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也改变了中国乡村。当2013年互联网公司淘宝把广告第一次刷上墙的时候,还没有人意识到,后来火爆异常的“双11”,居然曾经火在农村的一面墙上。

任爱新记得,那是来自浙江遂昌县一个淘宝商家的投放。这是一次大获成功的尝试,有网友拍下照片传到社交网络,“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这样的土味广告语混搭时髦互联网很快出圈。京东、苏宁、当当、唯品会等电商平台纷纷跟进,“争夺”乡村墙面,掀起互联网下沉的第一波浪潮。

国家基建的迅速发展也投射到墙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广告,一度遍及各个角落。智能手机也取代传统家电三大件成为中国乡村广告墙的香饽饽:年轻人用手机都干些什么,看看农村的墙就知道了。

  数字公共服务下沉乡村

时间来到2018年,中国乡村的刷墙广告悄然从产品下沉切换到服务下沉。最明显的是数字公共服务:如今,城里人能在手机上办的事,村里人也一样不落。

今年“五一”前夕,智谷趋势曾前往中国十余个最偏远的县城走访发现:在中国最后接入国家电网的西藏阿里地区,当地人已经能在支付宝上缴电费了;在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西藏墨脱,当地人付款时说得最多的一句是“你扫我还是我扫你”?

中国普惠金融的主场也越来越清晰且坚定地锁定中国乡村。在乡村广告墙上最常见的中国邮储银行,被称为中国“下沉度最好的银行”。互联网银行也纷纷将技术运用到全新领域,如网商银行的“卫星贷款”,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判断申请贷款的农户土地面积、作物生长情况等关键信息,作为贷款依据。

  年轻人回流乡村带来新变迁

刷墙30年,黄师傅如今开始见证年轻人回流乡村。

国家统计局今年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进城农民工首次出现下降。房地产广告随之进村,迎接县城商品房新风口。

越来越多就业下沉到村口。27岁的张兴华在山西洪洞老家做支付宝在线云客服,每天工作八小时,一个月赚3000多元人民币,略高于中西部县城的平均收入,还能兼顾带娃。刘换梅在陕西清涧老家做人工智能训练师,通过给图片、文字、视频打标,把人工智能“训练”得越来越聪明。

最近十年,中国城乡差距开始逐渐缩小。

在生活消费上,最流行的品牌、产品随时在城乡同步。

在生活方式上,新的工作形态、新的就业机会,比如在线云客服、人工智能标注师、电商直播等,让人们在哪都能工作。

在公共服务上,最偏远的居民都可以使用手机挂号看病,办理户籍等行政事务。

在金融服务上,农村正在成为大厂程序员技术创新的新天地,没有征信记录、没有抵押物的农民,也能获得金融支持。

新生活、新工作、新青年,虽然乡村的广告墙已经逐渐褪去,但中国乡村正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