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二里头,种地也考古

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二里头村,今年57岁的村民王丛苗还有另一个身份:考古技师。从扛锄头到拿洛阳铲,王丛苗参与考古工作已经38年,参与发掘的遗迹有数百处,发表考古绘图1.6万多幅。

初见王丛苗,是在考古现场。只见王丛苗双手紧握洛阳铲,奋力向下探再缓缓拔出,从铲头带出的泥土中,她似乎发现了什么。旁边,是围着她的几名学生。

“土坷垃大小不一,质地松软,包含物较多且杂乱,挖到‘垃圾坑’了!”王丛苗说,考古中把“垃圾坑”称为灰坑,是地层包含人类活动遗迹的显著标志之一。学生们屏息凝神,听老师详细讲解各类土壤的特点。

“王老师讲课都从实践经验出发,朴实、准确的讲解,对我们很有启发。”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一名硕士生说,同学们都爱听王丛苗讲课。

一个月后再看,钻探到灰坑的地方,已经被开辟成了4米乘4米见方的发掘探方,王丛苗手绘的10多幅遗迹图、出土文物图和地层图也刊登在了相关网站上。

王丛苗是怎么和考古结缘的呢?1983年,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工作队向遗址所在的3个村子招收考古技师,辅助发掘工作。第三次高考失利的王丛苗仿佛看到了人生转机,“那时候觉得能和这些考古队的文化人一起工作,也算是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王丛苗满怀信心和期待,面试官看着她的瘦小身板却直摇头。“考古是个体力活,小姑娘你能干吗?”“怎么不能?”干惯农活的王丛苗使出浑身劲儿,拿起洛阳铲“噌噌噌”往下挖,不一会儿就挖到了两米深。手磨破,肩累酸,她的诚意却打动了考古队。简单培训后,一把手铲、一把铁锨,王丛苗拿着最简单的工具上了岗。

考古工作需要耐心和细致。每天挖土、识土、绘图,都要小心翼翼,处理文物、遗迹表面的泥土也不能喘大气。繁复枯燥的工作,让很多人失去了兴趣,同一批加入考古队的10个人大多离开,王丛苗却选择留了下来。

刚开始工作的王丛苗很是吃力。文笔差,写个报告咬断笔、挠破头,一整晚也才写了半页纸。

“不会写就拿着专业书籍、考古报告翻来覆去读背。”王丛苗说,在每一个考古现场,她都来得早、走得晚,“起点低,更要加倍努力。”工作中,王丛苗发现自己对考古绘图颇感兴趣,就白天画、晚上画、年年画,提升绘图水平,如今已发表考古绘图1.6万多幅。

“丛苗老师已经是我们考古队的主力绘图师了,在国内考古界也有很重要的位置。”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考古队领队赵海涛说。

王丛苗说,考古发掘往往多年探索难有重要发现,但一朝有所得便让人激动不已。1993年,她参与发掘祭祀区,独立发现了一处古建筑的地基;2002年参与发掘宫城东墙和道路,同年又参与发掘绿松石龙形器,并且绘制了精美考古绘图,在学术刊物登出后吸引了世界考古学界的目光。

跟考古打交道的这些年,王丛苗一路前行、一路收获:获评社科院考古所考古高级技师,作为主力绘图师参与的大型考古报告《二里头(1999—2006)》《洛阳盆地中东部先秦时期遗址》先后获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

2018年,王丛苗当选为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如今,她有了新的思考。“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和二里头遗址考古公园已经面向公众开放了,如何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她心心念念的还是心中的考古和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