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前景光明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

  数据来源:通过媒体数据编制

拜登政府此前宣布了一项针对新疆太阳能制造商的进口禁令,让全球投资者及时地意识到,全球约一半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原料)都来自中国。

这或许让美国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或“光伏组件”)生产商不得不寻求其他替代的多晶硅供货商,在一定程度上或对短期供应链造成影响。但长期来看,这一供需平衡仍将会向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倾斜。

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在近十年实现显著增长,自2012年以来,总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达14%,同期,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比重从9.1%提升至15.9%。

中国在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同时,政府还制定了一项明确的中期目标,即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至25%。

而太阳能和风能行业,可凭借其在可扩展性、成本及安全性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驱动因素。

政府还提出了另一个清晰的目标,即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至少达到1200吉瓦,较2020年增长逾200%。同时,还承诺将风能及太阳能的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从目前的9.7%提至16.5%。

2020年,太阳能和风能占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86%以上(按吉瓦计),实属意料之内。

中国制造商在太阳能行业的竞争力尤为强大,不论是在光伏组件生产还是发电效率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全世界78%的太阳能电池及72%的太阳能组件产自中国。

新投入使用的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平均成本在过去十年下降超70%。得益于能源效率的提升、规模经济以及成本的下降,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预期将持续下行。

而随着补贴的逐步取消,行业的持续增长以及利润率的维持则将依赖效率的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单位补贴已在迅速减少,对一般太阳能项目的补贴已从2013年的逾40分/千瓦时降至2020年的5分/千瓦时。

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宣布,自2021年8月1日起将取消对若干类型的新增太阳能及风能项目的补贴。

毫无疑问,水电仍将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水电是全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源,占国家电力消费的17.8%,随着规模庞大的白鹤滩水电大坝的落成,还将额外提供10亿瓦的电力输送。 但未来,考虑到区域开荒的难度增加,这些项目的投资成本可能会增加,且居民迁移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间接产生的社会成本也会增加,这或让政府放缓推进水电大坝的建设。

核能作为另一“零碳”能源的来源,目前占总发电量的4.8%,但这一行业仍受安全问题及附带的社会影响所限,且由于核能发电需临近海洋,当前大部分核电厂设于沿海区域,这就限制了核能发电的可扩展性。

考虑到极具吸引力的行业经济效益以及政府的支持,在短期之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预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的生产及安装会出现放缓。近期,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于政府如何在削减补贴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两者间取得微妙的平衡。

总体而言,政府的政策支持仍然坚定有力,但在没有万无一失的激励政策下削减补贴或可见市场短期震荡。这些转变应可为行业领导者创造机会,整合小型企业,提升规模经济。事实上,转型之风只会日趋强劲,而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将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