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已经结束,随着19岁小将王宗源将男子单人三米板银牌收入囊中,襄阳健儿王宗源、闫子贝、王子凤结束了各自的奥运之旅,并以一金两银一铜完美收官。
7月28日,王宗源携手谢思埸夺男子双人三米板金牌,谢思埸(左)/王宗源(右)。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实现襄阳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比赛金牌零的突破,刷新中国男子选手100米蛙泳奥运最好成绩……成绩背后离不开运动员的刻苦训练、奋力拼搏,启蒙教练的科学训练、慧眼识才,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
7月31日,中国队选手徐嘉余、闫子贝、张雨霏和杨浚瑄(从左至右)在东京奥运会4·100米男女混合泳接力决赛获得银牌。新华社 发
7月30日,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的比赛中,赛艇运动员王子凤及队友以6分01秒21的成绩为中国赢得一枚宝贵的铜牌!王子凤(一排左一)巨蕊(二排右一)。
从体育大市转向体育强市,襄阳正快马加鞭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全民健身 做大基数
8月4日晚,襄城滨江大道,抱着救生圈、拴着“跟屁虫”的游泳爱好者往江边走去。临近立秋,暑气未消,游泳成为不少市民首选的夏季运动项目。做几个热身运动,一个猛子扎下去,平静的江面溅起朵朵浪花。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丰富的山水资源是大自然对襄阳的馈赠,襄阳人乐山乐水,喜爱与山水相关的运动。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襄阳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人口逐年递增,“十三五”期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60万,其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60万,体育人口比例达到46%。
市民在襄阳市体育运动中心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东京奥运会捷报频传,为襄阳的群众体育再添一把火。“我跟奥运冠军的妈妈是跑友,都参加过襄阳马拉松。”“王宗源的爸爸是我们冬泳协会的会员,长期坚持游泳。”“闫子贝的爸爸喜欢打篮球,要不约他打一场……”健身人群中,人们三三两两地议论着。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把体育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群众体育是塔底,竞技体育是塔尖。如火如荼的群众体育壮大了襄阳体育人口基数,而明星选手、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又推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院长何忠说。
选拔输送 持之以恒
从金字塔塔底挑选和培育苗子是襄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强项。
这几天,襄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喜气洋洋,教学楼前张贴着大红的海报。在奥运赛场上大放异彩的襄阳健儿王宗源、闫子贝、王子凤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8月2日,体操教练为小学员做测试。彭艺唯 摄
8月2日,体操教练张永刚在测试小队员的本体感。彭艺唯 摄
冠军效应持续显现。“给孩子报名的、说情的人络绎不绝。”8月2日,记者在体校训练房见到“金牌教练”张永刚时,他刚挂断电话,婉拒了一位熟人。
体操、跳水启蒙阶段的训练具有相似性,选材比别的项目早,女孩三岁、男孩四岁开始启蒙。张永刚拿出一张少儿体操运动员选材表,上面既统计了指距、坐高、跟腱这些身体指标,也记录了平衡、本体、立定跳、引体控这些运动指标。“今年我们测试了一百多个孩子,最终留下来的只有20%。这帮孩子练到六七岁如果还没有被各个省队选走,就得考虑转项,或是放弃……”张永刚说。
资料图片
训练单调枯燥,对教练、学员都是考验。“提倒立是一个基础动作,学员们每天都要练。每个学员每天练30个,他们练的时候,我跪在地上保护、帮助他们,一跪就是一个多小时。”张永刚说,体育训练没有捷径,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
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赵玲告诉记者,该校开设有田径、游泳、体操、跳水、赛艇、皮划艇、排球(男、女)、沙滩排球(男、女)、篮球(男)、柔道、摔跤、举重、拳击等13个奥运项目和1个非奥运项目(武术),现有学生443人。襄阳市90%的竞技体育人才由该校输送。
争金夺银 闪耀赛场
这些体育健儿在襄阳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经省队打磨、提升,再输送到国家队。记者从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完成注册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有3777人,涉及32个省运会项目。国家队有王宗源、闫子贝等5名襄阳健儿。
王宗源 2019年国际泳联世锦赛资料图片
本届奥运周期中,襄阳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事中成绩斐然,共获得世界冠军7个、亚洲冠军8个、全国冠军43个。王宗源在2019年国际泳联世锦赛跳水男子一米板决赛中一战成名,为襄阳摘得跳水项目首个世界冠军奖牌;闫子贝在2019年光州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100米蛙泳项目中一举摘铜,这是中国选手21年来首次在世界大赛上拿下该项目奖牌;襄阳女子皮划艇运动员李婷婷在2019年女子划艇世界杯上获得2000米单人划艇铜牌……
闫子贝 资料图片
在全省青少年体育赛事中,一批小队员开始崭露头角。据统计,2019年,襄阳市获得金牌169枚、银牌145枚、铜牌129枚,团体总分4676.5分;2020年,获得金牌176枚、银牌163枚、铜牌169枚,团体总分5334分。2019年、2020年,我市连续两年金牌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奖牌总数位居全省第二。
政策加持 行稳致远
2020年年底,襄阳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市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市区建成襄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襄阳市游泳健身中心。大力推进县(市)‘一场两馆一综合体’(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体育综合体)、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和中心村(社区)文体广场建设。”
资料图片
今年1月,我市又将新建改建标准体育场4个、3000座以上体育馆2个、游泳馆3个,新建更新中心城区社区文体广场40个、全民健身路径及“一场两台”(一个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台)40套列入民生“十件实事”,努力补齐硬件短板。
此外,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出台了一揽子优惠政策,以奖代补,完善训练体系。对一些商业化程度高的体育项目,鼓励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参与苗子的选材、培养。我市在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周期(2019年—2022年)内向省队输送18名运动员,其中小轮车6人、短道速滑4人、单板滑雪7人、跨界选材1人。这18名运动员多是通过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选拔输送的。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该局正在积极研究引进体育专业人才相关政策。对国家健将级以上退役运动员、经过全日制本科学习取得学士学位的省级以上专业退役运动员、高校体育专业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三类人员,按照相关优惠条件引进,充实到教学、训练第一线,逐步解决优秀体育教师短缺和专业教练员年龄老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