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代呼唤“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作者:郭楚山

万众瞩目的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落下帷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奥运会创下了百年奥运史上首次延期举行、首次空场办赛、首次自助颁奖等多项“历史纪录”。然而,疫情冲散不了运动员们的参赛热情,也阻挡不了全世界体育爱好者们呐喊欢呼的“云端”热闹场面。

短短17天的东京奥运会赛程,为人们留下了许多激情与感动。我们见证了各国运动健儿为实现体育梦想的执着和坚持,我们也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跨越国界、种族、年龄,凝聚人心、增进了解的伟大力量。

当46岁的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第8次登上奥运赛场,尽管数次动作失误止步资格赛,但她赢得了全场运动员、裁判、志愿者和媒体记者雷鸣般的掌声。当14岁的中国跳水小将全红婵在女子10米跳台决赛五轮比赛中破纪录地拿下三轮满分,尽管懵懂的她似乎尚未全然明白这一胜利的意义,但她的英姿早已登顶媒体热搜榜,令世人感慨“英雄出少年”。当32岁的苏炳添成为奥运男子100米决赛跑道上的第一个黄种人,尽管他仍然无缘奖牌,但创造亚洲纪录的他早已是国人心目中的骄傲,他所代表的“中国速度”早已超越任何奖牌的含金量。

人们欣慰地看到,当中国体操运动员管晨辰在平衡木比赛中夺冠后,拿到铜牌的美国名将拜尔斯在赛场上送上真诚的拥抱。当中国游泳队员张雨霏完成自己的比赛项目后,特意在泳池畔等待病愈后回归赛场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只为给她一个拥抱,并约定明年亚运会见。当来自美国和博茨瓦纳的选手在800米决赛中发生碰撞双双摔倒后,他们起身击掌、拥抱,共同完成剩余的比赛。当卡塔尔、意大利跳高运动员在决赛中难分胜负,一致决定共享金牌时,他们的热情拥抱让全场沸腾。

正是这样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瞬间,正是这样超越自我、超越胜负的体育精神,让奥运会这一世界级体育赛事成为四年一度备受期待和享受的盛事。今年7月,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决定,将奥林匹克格言升级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在疫情全球肆虐的特殊时代,“更团结”的呼声体现了人们对风雨同舟、心手相连、共克时艰人文精神的渴望,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增添新的动力。

“更团结”三个字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东京奥运会期间,少数西方国家媒体和政客充满偏见和双标的“小把戏”再次令人大跌眼镜。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转播奥运会开幕式时,特意选取了一张不完整的中国地图。《纽约时报》报道中国位列金牌榜首时,又不忘攻击中国体育体制,把中国运动员形容成没有感情的“金牌机器”。为了千方百计打压中国,一些美国政客还在北京冬奥会上大做文章,举起“人权”的幌子,用毫无根据的政治谎言煽动国际社会进行抵制,甚至大肆攻击赞助冬奥会的美国企业。向来随美起舞的欧洲议会,也通过所谓决议,叫嚣欧洲理事会应该抵制北京冬奥会,妄图再掀体育政治化的风潮。

上述做法完全违背奥运会初衷和奥林匹克宪章精神。早在1892年,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建议恢复奥运会时,就提出希望以体育盛会的形式打破种族、民族和国家的界线,让团结、和平、友谊、进步成为世界主流。东京奥运会举行可谓排除万难,北京冬奥会如期举办,无疑将为世界走出疫情阴霾注入新的强心剂。人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奥林匹克精神容不得任何人的诋毁、谣言、攻击。

去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3届会议通过中国等国家提出的“通过体育和奥林匹克理想促进人权”决议,强调体育对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平、合作、团结、公平、社会包容和健康的宝贵贡献,呼吁各方继续通过体育促进人权、发展、和平、对话与和解。今年7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举行专题讨论会,广大发展中国家欢迎中国于2022年举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反对一些国家将体育运动政治化的做法。

奥林匹克赛场宛如国际社会的缩影。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是世界各国绝大多数运动员到此一赛的初心。通过比赛,发挥自己的优势,发现别人的长处,从而更好地再造自我、提升自我,为世界顶级体育赛事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所在。有没有奖牌,有没有打败对手,固然重要,但绝不是体育竞技的全部。得到奖牌,不代表可以轻视他人,更不代表会享有永恒的胜利。直面对手而不是诋毁对手,才能享有真正的王者荣耀。疫情时代,“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在团队合作,也体现在世界各国运动员遵守规则、公平竞争。

疫情起伏反复,世界动荡变革,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发扬体育精神、促进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依然任重道远。国际社会应携手共进,将“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让人类发展事业穿越迷雾、走向光明。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3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