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为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引导激励全市离退休干部奋发进取、再立新功,襄阳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通报表彰了一批突出贡献人员,保康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县花木盆景协会原会长刘万义,县委政法委员会原常务副书记、县作家协会主席李修平被授予“风范长者”荣誉称号,号召全市广大离退休干部向他们学习,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市离退休干部“风范长者”
刘万义
保康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县花木盆景协会原会长
岁序恒新 爱心尽献
刘万义,男,1943年08月出生,1964年08月参加工作,196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保康县监察局局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关工委主任、老促会会长等职务,曾被授予全国梅花蜡梅协会“特别贡献奖”、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襄阳市“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襄阳市“老区工作先进个人”。
一颗“红心”永向党。刘万义同志常说,“我是苦命出生,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刘万义永怀党恩,常念党情,即使退休也不改政治本色,兢兢业业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四处奔走兴产业,2007年,在省、市老促会的全力支持下,先后筹资28万元成功培育优质核桃树苗25亩,11万多株,共扶持黄堡镇观音堂、龙王沟、黄龙沟等9个村551户农户连片发展优质核桃种植3800亩。在县老促会的推动和促进下,该镇核桃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提前实现人平两亩优质核桃园目标。为党为民办实事。他牵头负责,筹措资金,聘请技术人员勘察设计,架起两座钢筋混凝桥,解决了梅花、彭家岭等多村群众“过河难”;亲自规划设计,建水池、挖槽沟、埋水管,解决了地方群众“吃水难”;对上争取资金和物资,筑滚水坝,蓄水灌田,解决了歇马部分村的“灌溉难”;积极奔走呼吁,扶持多地乡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贫困山区学校“普九”硬件设施“达标难”。
一颗“善心”园学梦。刘万义说,“救助一个贫困生,不仅能整活一个家庭,一个村镇,更能成长为栋梁之才为国家做贡献。”因此,无论在职或退休,他每年坚持资助一名农村困难大学生,十三年来共捐助15名大学生,捐助资金3万多元;他八方联络,向相关单位、企业、志愿者广筹资金,解决贫困生燃眉之急,让他们安心学习;他广泛走访调查,将掌握的数据资料积极对上汇报,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促使兴发集团保丰公司对我县考取本科的困难学生人平奖励5000元,每年发放15万元。资助的学生中,有些就职于国务院对台办、中国航空航天、重庆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腾讯等多家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才。他的善心义举,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平凡的伟大”。
一颗“热心”永不退。刘万义虽已退休,仍甘当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一生热爱公益,为人民出点子、办实事。扶贫搬迁解民困。2001年,刘万义担任老促会会长时,听闻台口村药峪沟村民生活极为困难,前去调查,攀爬峡谷15公里,到山顶发现房在乱石中、地无三平尺、没有牛耕地。回县后积极向县领导汇报,拨付搬迁费,促使村民全部搬迁。革命教育传党风。他狠抓红色基地设施建设,编写红色景区研究报告,争取有关部门配合,奔波省市立项,修建马良、黄堡烈士纪念碑,并获得武汉市委拨款500万修复吴德峰故居,现已对外开放。兴修公路富万民。由老促会牵头抓总,自筹资金98万元,修通断头路6处37公里,经交通部门验收合格后组织硬化,彻底改善了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颗“恒心”永相随。蜡梅是保康县花,推介蜡梅就是推介保康。慧心识梅身先行。刘万义因“蜡梅不与百花争时光,不和群芳斗艳丽”的美誉对蜡梅产生浓厚兴趣,将蜡梅挖回进行栽培,用种籽繁殖野生蜡梅小苗,自费到江苏南京、苏州等地寻梅,先后共引进28个品种,培育6个优良品种,现已全部移栽蜡梅公园。推广蜡梅尽全力。在刘万义的倡导下,保康成立花木盆景协会,而且连续四年举办了全县花木盆景艺术展览。由其亲自制作的蜡梅盆景《枯木逢春》,在2001年全国第七届梅花蜡梅展览中荣获金奖。2010年,在刘万义的建议下,县委县政府举办保康首届“蜡梅节”,各界爱梅人士齐聚一堂,共商花事。蜡梅建园了心愿。为了实现由“盆景”到“美景”,他积极奔走呼吁,邀请县领导到自家梅园赏梅,呈送报告报送县领导审批。2018年,县委县政府把建立腊梅公园作为当年十件实事,投资1.9亿元,计划三年完工。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终于让刘万义20多年来的愿望得以实现。
刘万义同志一生热爱公益事业,虽体弱多病,仍然保持初心不变、本色不改,用纯朴善良的中华美德染红人生岁月!
全市离退休干部“风范长者”
李修平
县政法委员会原常务副书记、县作家协会主席
德艺双馨 老有所为
李修平,1956年5月出生,197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教师、教导主任、教委办公室主任、组织部科长、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县委办常务副主任、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保康县第16届人大常委等职。
李修平同志青年时代做教育,中年时代做行政,退居二线后做文化。常年从事公文写作,更是一名业余文学作家,几十年笔耕不歇,文字伴随一生。2016年8月,退休后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猎人的后代》,2019年1月出版散文精品集《人生路上》,文风质朴灵动,叙事扣人心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效果。
笔耕不辍,高谱文化建设最强音。2020年,一批由李修平同志主笔的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文章先后问世,主导组织多项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文学活动,为保康抗击疫情注入强心针,鼓舞士气,提高信心。与作家陈可非、张丽合作的反映我党隐秘战线卓越领导人吴德峰的长篇小说《隐峰》完成30万字初稿,中篇小说《吴德峰的谍战人生》收入襄阳宣传部主编的襄阳爱国主义教育文集,系统详实介绍了吴德峰英勇奋斗一生,为保康党史教育新添佳作。与张更生合作的《史话保康》,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保康3000年历史,50万余字的初稿已完成。该书集中展示保康山水风光、人文风貌、民风民俗、景区景点,彰显了保康历史文化之悠久、山水风情之秀美、社会发展之流韵。这一年,他还主编推出保康横冲旅游文化丛书一套,《横冲散文》《横冲诗歌》《横冲故事》《横冲画册》四部及《九路寨风情录》散文游记一部,为推介保康奉献了文化智慧。
耕耘不歇,勤育文学队伍凝聚力。多年来,李修平为保康文学事业默默耕耘、播种,通过言传身教,传授文学新人毕生写作经验,与新人研讨文学作品碰撞思维火花,任劳任怨地为其成长牵线搭桥,带出了一批优秀文学队伍,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培养出省级作协会员24人,市级作协会员54人,发表各类作品400余万字),出版作品集7多部,主编反映保康民俗、风光、历史、旅游丛书11部,以他为代表的保康文学创造队伍被省市作协誉为“文学山林支队”。
退而不休,乐为两新党建尽余力。2019年6月,李修平受聘担任保康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站站长职务,在县委组织部的领导下,率领工作站四名老同志培育典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关于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的意见和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在解决“两新”党建重点问题、推动重点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在摸清底数、扩大覆盖、发挥作用、推动发展等方面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在强基础、补短板上着力,助推党建与企业业务深度融合,有力地促进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快速发展,为保康“两新”党建工作发挥余热,贡献力量,无怨无悔。
老骥伏枥,甘当公益事业守护者。李修平心系家乡,关心保康发展,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充分发挥特长,在旅游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花木盆景特别是文学事业上成绩突出。退休后担任保康花木盆景协会名誉会长兼秘书长、保康县作家协会主席,还担任多个旅游景区文化顾问,在疫情防控、精准扶贫、基层党建、文明城市创建、关爱教育青少年等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2021年保康县加入“风范长者”宣讲团,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
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风貌。李修平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用激情生活,用良心讲话,用灵魂为文,德艺双馨,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文明家庭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文明市民”,并享受政府科技进步津贴,为繁荣山区文化、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相琴
审核:李广儒 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