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为人民幸福奠定健康根基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题:为人民幸福奠定健康根基——写在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

新华社记者陈芳、胡喆

构建起从“零”基础到参保人数13.6亿人的世界最大医疗保障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35岁提高至目前的77.3岁;实现从“小病靠扛、大病靠天”到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的转变……

第四个中国医师节19日即将到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广大医务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展现新作为,努力为14亿多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收费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2019年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无疑是这座医院里最忙碌的地方。

  设立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指派专员每天和急诊科医生一起梳理该科滞留患者情况……

  在北京协和,抢救室患者平均滞留中位时间从2019年的81.8小时缩短到现在的68.4小时,抢救成功率也提高到91%以上。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互联网诊疗开发组工程师在巡检系统运行情况(2020年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信赖和期待背后,是超大的压力和难度。老百姓希望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我们就要始终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把医疗资源向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倾斜、集中,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医师队伍建设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实施路径,推动医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医学大家和人民好医生。

  来自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邢锦辉,是当地百姓的健康“守门人”。她扎根基层30多年,关爱贫困家庭,经常对孤寡老人、贫困户实行免费治疗,捐资数十万元,改善山区医疗条件。

  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医师408.6万人,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所有医学主要专业,每千人口医师数达到2.9人。

  村民在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中心卫生院进行“一站式”结算(2019年4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达到77.4亿,我国医师队伍支撑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成为“全球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排名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强化医师权利保障、积极稳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正在审议中的医师法草案,让人民生命健康守护者的权益有了保障,让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有了更多暖心的支撑。

  面向新征程,“十四五”规划纲要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健全全民医保制度,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这些目标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顺应了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要求,更加注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表示,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右三)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房内工作(2020年7月30日手机拍摄)。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