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数据来源:《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为营造未成年人良好上网环境,中央网信办近期启动了“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解决7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效能发挥不足问题。重点排查解决网站平台防沉迷系统问题漏洞,解决“青少年模式”入口不显著、识别不精准、专属内容不够丰富、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进一步优化模式效能,着力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那么,“青少年模式”主要有哪些形式?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在使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除了加强技术手段,还有哪些措施能帮助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

正确引导未成年人成长,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非常必要

专家表示,“青少年模式”这一概念被人们所熟知,源自2019年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主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后来行业内出现的“未成年人模式”“防沉迷模式”等,虽然叫法各不相同,但本质是同一类事物,即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的系统,应用于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游戏平台等网络平台。

今年6月1日起,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增设的“网络保护”章节明确提出,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目前,各个网络平台推出或升级的“青少年模式”,就是典型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

“青少年模式”虽然形态各异,但有着明显的共性特征。一是对使用时间的限制。例如,在抖音青少年模式下,系统默认开启时间锁,单日浏览超过40分钟,需要输入密码才可以继续使用,每日22时至次日6时,青少年也将被禁止使用抖音。二是对使用功能的限制,一些平台在“青少年模式”状态下,充值、信用卡、打赏等功能将不可使用。三是对浏览内容的限制。“青少年模式”下的新闻、视频多为各平台精选,过滤掉了不良信息,只保留适宜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

“作为家长,每到假期都会希望孩子能少玩一会儿手机。”北京市民周女士说,今年暑假12岁的女儿迷上了刷短视频。“原来只是搜索浏览感兴趣的动漫手办,没想到平台依托大数据和算法,给她推荐了大量相关内容。这孩子刷完一条接一条,两三个小时都不肯放下手机。”

根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远远高于全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霞表示,互联网伴随着青少年一路成长,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娱乐、交友高度融合,已成为青少年重要的生活空间和活动场所。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在保障青少年“停课不停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沉迷网络的情况的确容易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生。”赵霞说,青少年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好奇心,互联网文化的新鲜独特能够满足青少年对独立性、先锋性的需求,但也可能让自制力不强的孩子沉迷其中。更别说青少年在网络空间接触不良信息、遭遇网络欺凌、产生非理性消费等,对身心健康都是一种伤害。

因此,正确引导未成年人成长,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非常必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可以把“青少年模式”比作一把锁,对一部分意志力不强的青少年,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各种“青少年模式”水平参差不齐,在精准识别、模式设定、应用效果等方面仍有完善空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当前各大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已拥有一定数量的用户群体。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有的还被家长质疑形同虚设。

“不知道儿子怎么知道了我设置的密码,直接把手机游戏的‘青少年模式’取消了,还说有的同学直接从网上买到了破解这个模式的攻略。”广西南宁的陈先生很是无奈。

打开家庭和教育论坛,类似的抱怨不少——“娃突然让我对镜头刷脸,后来才知道是登录账号”“拿了他外公身份证去重新注册”“模式里的内容太幼稚,孩子根本不爱看”……

记者下载了几款热门的短视频平台、游戏和社交平台,体验后发现,“青少年模式”通过时长功能来约束青少年行为,的确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技术漏洞,模式水平参差不齐,仍有完善的空间。

例如,有的社交平台输入登录密码,进行验证即可开启“青少年模式”。如需关闭该模式,只需要再次输入登录密码。有的短视频平台,尽管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但只要把APP卸载重新安装,就能够恢复成原始模式……

专家分析,“青少年模式”设计得够不够好,重点在于两个因素。

其一,“青少年模式”能否精准识别青少年用户。无论是未成年人盗用成年人登录名和密码,还是冒用成年人身份信息注册,或者是哄骗成年人刷脸应付验证,本质上都是抹掉自己的未成年人身份信息,令系统无法识别。

其二,“青少年模式”内容能否符合青少年需求。如果切换成“青少年模式”,内容没有任何分级,给17岁孩子和给10岁孩子看的内容差不多,或者内容缺乏丰富性和趣味性,都很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排斥抗拒心理。

针对“青少年模式”中的一些技术漏洞,中央网信办等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一些互联网企业围绕技术和内容这两个关键因素,也正在探究如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如逐步推广注册实名制,据抖音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正在进行改革,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将在告知后直接进入“青少年模式”,该措施已于今年7月逐步放量实施。

为了更好地确认用户身份,人脸识别技术也正在扩大应用。在“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痛点问题上,已有平台重设规则,当有人企图设置或重设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时,会核实是否为家长本人,防止被孩子绕过家长私下修改。

加快技术升级步伐。面对家长苦恼的“退出卸载后重新进入就会令模式失效”,有的平台开始调整,假设未成年人已在“青少年模式”状态下,当使用同一账号登录不同终端设备、不同操作系统时,会强制进入“青少年模式”。假如卸载软件重新下载,一旦重新使用同一账号再次登录,会强制进入“青少年模式”等。

不难发现,围绕“青少年模式”的技术设置正在变得愈发复杂与精细,但无论如何,将其真正落到实处才是关键。专家指出,当前显然还有部分网络平台没有处理好商业目标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在“青少年模式”上被动应付、敷衍了事。同时,在推广防沉迷技术过程中,精准识别青少年身份更要严格保护好个人隐私,充分尊重用户权益。

防沉迷不能只依靠技术层面,相关部门、企业、学校、家长等各方需要形成合力

受访专家呼吁,网络服务提供者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完善“青少年模式”相关的技术手段。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楚洁认为,不同网络场景适用不同未成年人保护模式,适合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也并非适合所有产品。各产品形态下对青少年保护的有效方式也有所区别,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专家指出,在内容上,平台也应该积极配备青少年教育和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切实提高优化“青少年模式”的内容供给,让网络空间成为适合青少年的成长空间。

“但是,再厉害的技术也有可能被破解,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不能只依靠技术层面。”陈楚洁表示,互联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领域,相关部门、企业、学校、家长还需要共同发力,促进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文明、健康、有益的网络使用习惯。

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赵霞提出,在青少年接触网络时,家长应该及时履行网络教育职责,安装过滤软件、控制上网时间,也要培养自身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给孩子带来不良示范。“家长要怀着开放的心态,和青少年一起学习新科学、新技术。”

学校的网络素养教育更是不可或缺。专家认为,学校和老师要引导学生提升网络信息获取、辨别、分析、批判、学习等各种能力,这是互联网时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

储朝晖认为,之所以有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还在于他们的课余生活不够丰富,只能靠网络排解情绪。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要引导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让网络成为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助手。

针对当前“青少年模式”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专家建议,整个行业内部需要形成自律准则,以弥补现有强制性规定的不足。行业协会可以牵头制定建立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及时发现“青少年模式”的问题。赵霞表示,还可以引入第三方审查机构,对各平台“青少年模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查,建立“黑名单”制度并及时更新。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

制图: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0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