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解读:今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降

中新网8月25日电 国家统计局网站今日刊发关于2021年早稻产量数据的公告。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在解读早稻生产情况时指出,2021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降,单产恢复性增长,早稻产量较上年小幅增长。根据10省(区)早稻实割实测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560亿斤),比2020年增加72.3万吨(14.5亿斤),增长2.7%。

资料图:收割机正在抢收早稻。 邓和平 摄

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降

李锁强介绍称,2021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34千公顷(7101万亩),比上年减少16.6千公顷(24.9万亩),下降0.4%。其中,广西、江西播种面积分别增加2.3千公顷(3.5万亩)和1.3千公顷(1.9万亩),增长0.3%和0.1%;广东、湖南受干旱以及种植结构调整影响,播种面积分别减少10.6千公顷(15.9万亩)和6.1千公顷(9.2万亩),下降1.2%和0.5%。

早稻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主要是以下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天气干旱影响早稻适时移栽。华南部分地区春播气象条件较差,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广东、广西中南部等地蓄水不足,部分地块灌溉条件较差,影响早稻适时移栽,农户改种玉米、甘薯等作物。二是种植结构调整减少早稻种植。湖南受污染耕地严格管控区种植结构调整,退出水稻种植,导致播种面积下降。但各地多措并举稳定早稻生产,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撂荒地复垦复种,鼓励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植早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种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早稻播种面积保持了基本稳定。

早稻单产水平有所增加

李锁强指出,2021年全国早稻单产5918公斤/公顷(395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73.0公斤/公顷(11.5公斤/亩),增长3.0%。其中,安徽、湖北、江西上年因受严重洪涝灾害影响单产明显下降,今年呈现恢复性增长,分别增加449.3公斤/公顷(30.0公斤/亩)、359.3公斤/公顷(24.0公斤/亩)和210.3公斤/公顷(14.0公斤/亩),增长8.4%、6.4%和4.0%。

早稻播种以来,主产区大部时段气象条件较好,阶段性阴雨寡照和洪涝灾害发生偏轻,总体有利于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播种育秧至移栽返青期,早稻产区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降水及时,秧苗整齐健壮。分蘖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江南、华南北部地区出现多次区域性较强降水过程,但后期天气明显好转,光温资源充沛,利于抽穗结实和病虫害防治。灌浆收获期间,早稻产区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有利于早稻灌浆和成熟。同时,尽管沿海部分地区受台风影响,早稻出现倒伏,但总体影响有限。

“在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夏粮丰收和早稻增产奠定了全年粮食稳定生产的基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李锁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