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喜听蛙声一片。马良镇紫阳村邹涛,实行“蛙稻共作”,在有限的农田里进行立体生态循环种养,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蹚出了一条生态种养致富路。
一走近蛙稻生态养殖基地,蛙鸣声不绝于耳。13亩稻田被切分成多个方形区域,中间长着碧绿的稻苗,四周是浅浅的水沟,上方白色围网,用于预防鸟类侵害。
今年38岁的邹涛,过去在外地打工。三年前,为了照顾家人,他选择回乡创业,开始种植无公害大米。一次偶然间,他在网上看到了“蛙稻共作”的种养模式,于是就去武汉学习。通过两年探索,逐步掌握了种养技术。
种养户 邹涛:刚开始发展三亩多地,头一年引进种苗,开始技术不过关,没赚到多的钱,但是也没亏本。第二年掌握了技术,青蛙长得还好,也还健康。今年把规模扩大到13亩,保守估计15000斤左右。
在取得经营许可证和驯养许可证后,邹涛建起“水稻+黑斑蛙”种养培育基地。水稻植株可为黑斑蛙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黑斑蛙的排泄物是很好的肥料,这样不再施用化肥和农药,水稻无公害,稻田青蛙也环保,二者销售都不愁。
种养户 邹涛:我们种水稻主要是给青蛙遮阴,无公害大米主要是通过青蛙吃里面的害虫,另外青蛙吃饲料产生粪便当肥料,有机肥来肥稻谷,这谷子一看明显比别的长得亮些、饱满些,吃出来口感也不一样。
在发展当初,邹涛的“蛙稻共作”也受到过村民的质疑。邹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亩产黑斑蛙约3000斤,平均每斤20元;一季有机稻亩产600斤左右,每斤5元,每亩地刨去各项成本投资,总收益远远超出单一化生产。
种养户 邹涛:黑斑蛙市场上最低价是12块钱一斤,今年还达到27、28块钱一斤高峰期。按20块钱一斤,我也能收入30多万。另外无公害大米、泥鳅、鱼这都是无形的收入,无公害大米估计有3000多斤,能卖一万多块钱。
据了解,邹涛的黑斑蛙主要销往宜昌、武汉、湖南等地。目前,邹涛已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当地养殖链的标准流程,并准备通过合作社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发展“蛙稻共作”。
种养户 邹涛:我觉得今年各方面的产量、效益还好,现在已经成立合作社,想邀请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扩大规模,共同通过蛙稻共作的模式提高经济收入。
融媒体记者:吕莉莉 杨韬
责任编辑:相琴
审发: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