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4名法院系统党员代表与记者展开交流,通过亲身办理的案件讲述“扎根审判执行一线 践行司法为民”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题:4名法院系统党员代表共话“扎根审判执行一线 践行司法为民”
新华社记者罗沙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守卫;百姓平安幸福,靠的是法治护航。在中共中央宣传部16日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4名法院系统党员代表与记者展开交流,通过亲身办理的案件讲述“扎根审判执行一线 践行司法为民”的故事。
“一本本卷宗可能是生冷的,但案卷背后的人其实是温暖的。”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长陈辽敏回忆起自己调解的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双方收入差距比较大,被告小郭情绪十分激动。”陈辽敏说,她告诉小郭,在法庭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得知当天正好是小郭的生日,她还专门祝小郭生日快乐。
“小郭的情绪慢慢平复了,这个案件调解非常顺利。”陈辽敏感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要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平等对待和人格上的尊重。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离不开人民法官的艰辛付出和默默奉献。
马合沙提·扎依甫来自天山脚下,是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院长。面对记者,他的讲述令人动容。
“我的耳朵冻伤了,脚趾头冻掉了。两口子离婚抢孩子,我去调解,大雪里车翻了,被困了一夜。虽然我失去了脚趾头,但是事情圆满解决了,我感到非常开心。”马合沙提·扎依甫说。
33年来参与主审3000多件民商事案件,马合沙提·扎依甫被称为“马背法官”。他还给记者讲起了自己解决的“难题”:“两个人抢一头骆驼,骆驼长得都一样,就是岁数不一样,怎么办?数牙!把骆驼的嘴扒开,把牙齿数清楚,就能知道是哪一年出生的。”
法律不应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案件办理不光要彰显法律力度,更要饱含人民情怀、传递司法温度。
“2018年我办理了一起要将一位八旬老人从医院病房腾出来的案子,这个老人当时死活不愿意从病房腾出来,其中一个心结,就是和子女关系不太和睦。”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实施二组组长赵鑫说,如果将老人接到子女家中,执行工作可以结案,但老人住着不舒心,可能会产生新的家庭矛盾。
司法办案,必须既给正义又解心结。赵鑫协调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做通老人子女的工作,子女们主动到医院接老人回家。“事后老人和子女的关系得到大大改善,一家人的心结就此解开了。”赵鑫欣慰地说。
“只有替人民群众多想一点,多做一点,才能做到真正的案结事了。”赵鑫说。
怀揣赤诚之心,守护公平正义。广东省陆丰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海钦的父亲干了一辈子刑事审判工作,他耳濡目染,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为人民群众伸张正义的法官。
“随着司法机关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毒品犯罪的手段更加隐蔽。”谈起打击毒品犯罪如何做到宽严相济,黄海钦表示,在审理毒品犯罪案件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核心是做到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刑罚的教育改造功能。
“作为刑事法官,首先一条就是不能出现冤错案件,要守住疑罪从无的底线,把牢防范冤错案件的防线。”黄海钦说,要充分保障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特别是要尊重被告人的人格尊严。要让被害人及其家属受到的伤害及时得到修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