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0月7日电(记者庞明广)记者从云南大学获悉,该校脊椎动物演化研究院研究团队近期在云南滇中盆地发现了一处约1.9亿年前早侏罗世晚期的兽脚类恐龙足迹点,这也是目前云南发现的最大兽脚类恐龙足迹点。相关成果已于10月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PeerJ》在线发表。
据该研究团队介绍,云南滇中盆地有着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通过对恐龙足迹化石进行研究,可以推测恐龙行进速度和步态、运动能力、社会性、栖息环境及地表基质的状态等。
据介绍,此次在一套以泥岩为主的岩层序列的不同岩层之中共发现120个三趾型足迹,经鉴定均属于兽脚类恐龙足迹。研究者推测,这些足迹属于早侏罗世晚期,当时这里处于热带-亚热带湖滨环境。所有的足迹在尺寸、形态和保存状况上各不相同。保存状况较好的足迹被分为A、B、C三个类型,其中C型足迹为大型足迹,仅发现一个,其趾迹较为纤细,趾间夹角大,有两个跖趾垫印迹。
研究人员通过比对分析,发现同样出土于滇中盆地早侏罗世的盘古盗龙和中国龙为足迹点的潜在造迹动物。由此推断,较大的B、C型足迹可能属于体型更大的中国龙,而较小的A型足迹则可能属于盘古盗龙等小型兽脚类恐龙。
研究人员表示,兽脚类恐龙一般不会迁徙,而是有自己的领地。大小不同的足迹暗示了不同大小和类群的兽脚类恐龙曾在该区域内活动,它们可能是被此处的水源或食物所吸引。此外,恐龙的足迹要经过干燥、被新的沉积物掩埋才能留存下来,该足迹点的足迹保存于多个岩层中,表明该地区可能曾遭受周期性的干燥与洪水事件,同时也暗示不同时间段的恐龙曾不断造访此地。
据介绍,目前云南产出的恐龙骨骼化石大多属于基干蜥脚型类恐龙,兽脚类恐龙较少。那么,为什么这个区域只发现了兽脚类恐龙的足迹,而没有蜥脚类恐龙的足迹?研究人员分析,兽脚类恐龙大多为肉食性恐龙,而蜥脚类恐龙大多为植食性恐龙,该足迹点有可能属于兽脚类恐龙的活动区域,因此,蜥脚类恐龙不会靠近这里。
研究人员表示,此次发现的兽脚类恐龙足迹可以为云南兽脚类恐龙多样性、行为及地理分布等问题提供证据,对研究该地区古生态具有重要价值。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8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