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多评估之后,中国国庆节期间,美国政府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Tai)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首次全面阐述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的对华贸易政策。概括起来,有启动针对性的关税排除程序、讨论第一阶段协议并使用新的贸易工具、联合盟友制定21世纪贸易规则等内容。戴琪表达将与中方探讨的意愿,与特朗普政府疯狂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相比,这位以稀土案“一举成名”并参与美加墨自贸协定谈判的贸易律师则回归现实主义。前者倾向规模化政策,后者则是结构化政策。前者重商主义,后者规则导向。前者单打独斗,后者则联合盟友。前者反建制派,后者建制派。拜登政府上台近九个月来中美高层沟通超十次,并未阐明对华政策。近期孟晚舟回国显露中美关系一丝暖意,戴琪此番讲话又透露出中美经贸关系的哪些新变化?
承接特朗普政府的说辞,戴琪老调重弹,开篇指责中国不遵守全球贸易规范,损及美国及他国的繁荣,美国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新方法,这是在延续纳瓦罗的荒谬说法,以显示其使用新的贸易工具来针对中国的所谓的正当性。但相比反建制派的特朗普,拜登政府则更趋现实。戴琪承认中美需要重新挂钩,强调两国经贸关系重要性,并再次表示有意与中国谈判。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依旧、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期,经济全球化面临新走向,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令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加剧的特殊期,中美经贸何去何从,不仅关乎中美两国,也是关系全球的重大事件。
40多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取得了积极进展,两国经济约占全球的42%,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近五年来,中美经贸受到严重阻碍甚至走向“脱钩”,不仅影响两国经济增长,也影响两国政治关系。从美国发起的以削减贸易逆差为由的中美贸易战看,美国其实自食其果,四年间中美经贸的事实证明,美加征关税不仅并未减少贸易逆差,还加剧通胀,降低百姓福祉。拜登上台以来,中美两国高层多次接触,中国针对中美关系提出两份清单和三个底线,美国近期主动与中国沟通,释放暖意,中美如何重新挂钩?解铃还须系铃人,两国经贸关系走向如何还需要美国采取切实行动。
图1:1971-2020年中美两国经济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IND,作者制图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不能有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做法,否则影响的不止是两国关系、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影响世界未来。戴琪认为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全球问题之一,中美两国要重新挂钩,而不是“脱钩”。这是贸易摩擦四年来美方首次客观的承认。
中美贸易摩擦四年的事实证明美国加征关税无助于平衡贸易结构,减少逆差。
一是美国贸易逆差不减反增证明其发起的关税战失败。今年1-8月,中美贸易额超3万亿元,同比增长25.8%,比中国对外贸易23.7%的增速高出2.1个百分点,中美贸易顺差增长17%。由于供需紧张,中美间的集装箱价格更是飙升了十倍。事实证明,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病毒疫情下,中美经贸关系也依然紧密。特朗普发起的以消除逆差的关税战失败。
图2:1985年1月-2021年8月中美两国贸易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WIND,作者制图
从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政府对进口钢铝征收高额关税开始,美国与各国关税战层层加码,特别是对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中国更是变本加厉,从贸易到科技,直至人文教育等各领域,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要与中国“脱钩”。但结果显而易见,用美国财长耶伦的话说,这是增加了美国消费者负担,有调查测算显示,加征的关税基本92%以上都由美国消费者买单。这无疑降低了美国百姓的福利水平,令疫情下的百姓生活雪上加霜,对消弥中美贸易逆差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二是特朗普以消弭贸易逆差为由发起贸易摩擦没有科学依据。首先,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只有对外贸易逆差美元才能输出。其次,中美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处于中间的生产制造和两端的设计销售地位,决定了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统计上出口最多。最后,从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看,美国取消高科技出口管制、向中国出口科技产品才是降低贸易逆差的最优解。
因此,基于所谓减少贸易逆差而进行的贸易摩擦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维护美国利益的极端做法。美国与中国签署的第一阶段协议,要求中国两年购买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这是在新冠疫情尚未爆发,全球经济形势尚好的前提下所达成的,但在当前形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指责中国没有履约显然不符合客观情况,缺乏合理性。国际贸易是基于平等和自愿基础上的相互需要,由此,中美经贸新走向首先要基于平等基础,而非强加于人。而纠正特朗普时代的错误做法恐怕是重新谈判的前提与务实做法,也是中美经贸挂钩的良好开端。
三是美国发起的关税摩擦反而增加了美国通胀压力,这也是戴琪要排除部分关税的原因。为应对疫情,美国从2020年3月起采取了零利率叠加无限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天量放水来救市,同时采取多轮空前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总额近十万亿美元,叠加德尔塔病毒变异带来的供给冲击,最终导致今年以来美国通胀节节攀升,蹿升超过4%,五月以来CPI同比增速超过5%,核心通胀率超4%,PPI同比增速超8%。
图3:2016年-2021年8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走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WIND,作者制图
而面对就业、通胀和经济复苏的压力,美国在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上进退维谷,不仅自身通胀高企,也给全球输出通胀的压力。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抬升了物价,令美国民众面临压力。为控制物价飞涨给经济带来的伤害,美国不得不排除部分产品关税,这并非是对中国所采取缓和措施,而只是为控制通胀的迫不得已之举。
四是面对新冠病毒疫情冲击美国需要缓解对华贸易紧张态势。美国以3亿多人口却保持着世界确诊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最高纪录,疫情给美国带来的不仅是生命问题、社会问题,也包括经济问题。在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新冠病毒疫情抑制消费,进而冲击美国经济,目前美国及国际机构对美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均下调超一个百分点。美国目前所面对的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有近30万亿的高企美债问题。由于美国天量放水,中国、日本、俄罗斯等纷纷减持美债,显示出对美国国债信用下降的担忧。尽管美国极力采取各种联盟,但其实无暇顾及其他问题,在阿富汗的撤军演变成溃退,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的心有余而立不足。
图4: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国家的确诊新冠病毒病例情况(万例)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作者制图
针对特朗普的极端,中国又在做什么?为应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中国在全面脱贫迈入小康社会,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正在坚实地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为此中国更加意志坚定地推进改革,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正在用行动来诠释。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要求中国两年内购买美国农产品、制成品、能源和服务2000亿美元。受到新冠疫情冲击,这一协议无法完全实现,但无论如何中国仍在努力地履行;尽管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的不可抗力,尽管美国政府已经换届,尽管中国还是拥有14亿人的发展中国家,在此背景下,中国仍履行了大部分的第一阶段协议。
从补贴议题看,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并未减少。如果拜登政府延续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注定失败。而戴琪指责中国补贴不是对中国缺乏了解,就是一种以公平贸易为由的打压。关于美国所指的中国补贴农业、钢铁和半导体,中国改革开放前农业补贴工业,现在农民收入仍不高,为实现共同富裕,工业反哺农业是应该做的。这比美国自己对农业的补贴更具有正当性与合法性。至于钢铁,中国正在严控减排和严格环保,推进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哪里有给钢铁的补贴?而半导体方面,在拜登政府供应链百日审查报告中,明确提出半导体产业是美国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主要引擎。针对其20年来半导体产业在全球占比从37%锐减到12%,美国一方面根据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向美国芯片法案拨款(第一步就要拨500亿美元),另一方面限制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而美国不出口给中国,通过《瓦森纳协定》限制他国对华的出口半导体。中国自主生产美国无权干涉。
不仅如此,中国仍在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实力、勇气、决心推进深化包括金融领域的改革。截至目前中国已经签署了包括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在内的近20个FTA,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推进经济全球化。
在中美经贸合作方面,中国一直敞开大门,希望双方在平等基础上谈判。不管有多少不利因素的冲击,中国都在积极地履行第一阶段协议,截至目前已经完成过半。同时,解决中美贸易逆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放松科技管制。在中美服务贸易受疫情冲击下降的情况下,要解决目前的中美贸易逆差问题,解决美国对逆差的关切,解决美国对劳工的关切(所谓进步主义),中美需要降低关税,包括在科技产品贸易上寻找突破口。因为美国在其他制造业领域,在国际分工方面并不具备竞争力,但在科技产品方面具有比较强的实力,美国要抓住机会,增加出口,否则只能是逼着中国自主研发,或以其他国家的产品填补缺口,如此美国也很难有新的贸易机会创造新的就业,失业问题就可能永久化。
在深化改革方面,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回应国际关切。在与15国经历了8年31轮谈判之后,2020年11月15日,中国与东盟、日、韩、澳、新15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为全球经济体量和贸易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如此,中国还在去年年提出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并于日前正式递交文件申请加入CPTPP,而其无论对劳工、环保还是国企,无论是知识产权还是监管一致性都要求很高。中国申请加入CPTPP,显示了中国坚定推进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的决心,体现了中国反对单边主义、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意志。
在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方面,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展现改革开放的决心。以产业安全中最为重要的金融业为例,从2018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深化金融改革以来,按照“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精神,中国大刀阔斧地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从中国产业对外开放的指导目录上看,仅用不到三年时间,原来对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业的股比要求等各种限制措施完全取消,金融产业从2020年后已完全取消对外资的限制,如今更有100多家外资银行、证券、保险、资管等金融机构入驻;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和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中国已成为吸引包括美企在内的全球避风港和增长源。
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也为了推进多边贸易体制,推进与美国在内的各国贸易往来,从而促进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复苏,中国诚心诚意、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但美国视而不见,而是老调重弹继续指责中国,用班农和纳瓦罗的荒谬理论,国内问题外部化、甩锅给中国,指责中国工人抢占美国工人工作,指责中国的钢铁企业削弱了美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指责中国的发展侵害了美国的利益,这些指责在逻辑上完全站不住脚。
作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且不说疫情带来劳动参与率的下降,美国工人的失业,也是技术进步、人工智能替代的结果,跟中国没有关系。至于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其对于美国钢铁产业的竞争优势不是通过所谓的“301调查”等贸易手段打压就能消除的,而中国每年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达30%以上,中国生产出来的钢铁等一系列工业品、中间品、消费品,也给包括美国在内的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有利于降低物价提高福利水平。
中美经贸关系需要新走向,首先需要平等原则,需要坦诚对话,需要关切双方利益,而非只关注美方利益和美方关切。针对中国为双方关系所做努力,美国其实心知肚明,并迫切要与中国经贸合作,上半年戴琪和耶伦主动与中国副总理刘鹤通电话,美商务部长雷蒙与商务部部长王文涛通话,用各种手段施压中国以期获得更大利益。此次演讲中,戴琪仍然表示将使用其拥有的所有工具,并根据需要开发新工具对付中国。不仅如此,美国还联合盟友,企图一起对付中国。这些都显示美国不会停止贸易摩擦,未来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方面仍会一面谈判一面施压。
一是单独对华方面,会采取新的关税手段保护美国,对抗中国的竞争压力。在此前美国使用的“301”、“201”、“232”、“337”等手段之外,美国可能创新使用新的贸易工具来对付中国。当然美国还需要编织一些中国影响美国成功之类的说辞,才能为其新工具提供“名正言顺”的借口。
二是美国在联合盟友对华方面会变本加厉,采取所谓的民主联盟,以所谓的共同价值观来对华。民主党惯用的外交政策就是所谓理想主义,用所谓的价值观工具,以所谓的民主价值观来团结盟友一致对华。在原有的美、日、印、澳基础上,还会拉英、欧加入,通过搞所谓的清洁供应链遏制中国,就像新的美加墨协定,通过“毒丸条款”抵消来自中国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保护美国汽车等相关产业利益。
中美贸易新走向就要务实合作。戴琪既然承认中美两国要再挂钩,那就一定要拿出诚意,并纠正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摩擦和科技打压。只有双方平等才能互利共赢,否则只能适得其反。戴琪讲话显示出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不同,与特朗普政府“美国利益第一”的直白表述和赤裸裸的对抗有不同,作为民主党的拜登政府一定会为其对华政策包装上民主价值观外衣,但本质仍将是保护美国利益,只是在形式上与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会有所不同,做法也会有所改变。如孟晚舟事件处理,尽管与华为科技竞争不停,甚至经贸科技摩擦也更激烈,但对特朗普的极端作为或有止损倾向,毕竟秉持自由贸易的民主党有降关税倾向,而且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创新,拜登政府的思维也应更趋于理性。戴琪承认中美无法脱钩,就是对中美经贸密切合作事实的客观认知。我们有理由期待中美经贸关系在理性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改善,在中国坚定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在坚持多边主义的立场上,在关注中美两国核心利益,在关切中美两国人民切身利益的行动上,中美共同致力于互利共赢。作为全球两个大经济体,中美应勇于创新与担当,推动中美经贸和世界经济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