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财政收支“账单”公布 折射中国经济质效双提升

近日,财政部发布的全国财政收支最新数据显示,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体平稳,前三季度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3%,比2019年同期增长8.9%,符合预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2.3%。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持续压减,“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此外,前三季度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制度优势不断彰显,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成果显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财政收入恢复增长主要是因为经济基本面的改善。通过内循环拉动消费,通过双循环带动出口,中国为全球制造业供应链运转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制造”再次彰显了自身的力量。

前三季度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体平稳

数据显示,从税收收入看,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收入14.07万亿元,同比增长18.4%,比2019年同期增长10.8%。9月份,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4.1%,与2019年同期相比仍增长12.6%。分税种看,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7.4%,其中,工商业增值税增长22.2%,主要受到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特别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8.8%,主要是企业效益稳步提升,企业利润较快增长。进口环节税收同比增长23.4%,出口退税增长13.4%,主要受一般贸易进出口持续增长带动。

从非税收入看,前三季度,全国非税收入2.33万亿元,同比增长5.4%,前三季度各季增幅分别为20.7%、14.3%、-16.1%,增幅明显回落。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比增长10.8%,第一季度受部分去年末收入集中在年初入库影响增长26.3%,第二季度增长8.9%,第三季度增幅进一步回落至-1%。反映出财政部门扎实执行各项降费政策,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着力减轻企业负担。

数据来源:财政部 制图:任妍

支出方面,中央支出同比下降1.6%,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持续压减;地方支出同比增长3%。全国财政“三保”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5.2%、2.4%、2.3%。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分析称,“前三季度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体平稳,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1%,主要是受去年同期一次性收入抬高基数等影响,也与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回落相关,扣除一次性因素后增长4%。”

盘和林表示,前三季度经济发展平稳,消费、出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投资也保持稳定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快于支出增长,开支赤字进一步缩小。今年财政收支恢复平衡,财政稳健性增强,为未来抵御风险预留了空间。

展望第四季度,刘金云指出,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并允许今年提前享受的政策,将有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同时也会对财政带来减收。受此影响,加上去年同期一些一次性收入抬高基数,预计后几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总体呈下降态势。但考虑到前三季度收入完成进度较快,预计能够完成全年收入预算,预算安排的相关支出能得到有效保障。

全力支持基层“三保” 直达资金逾七成用于民生

支持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政府履职和各项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表示,财政部高度重视基层“三保”工作,始终把基层“三保”作为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今年,财政部进一步采取多种形式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将“三保”作为预算安排的重点,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督促地方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据了解,2021年,下达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共3379亿元,同比增长13.4%,有力支持了基层政府做好“三保”保障。同时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要合理使用中央奖补资金,加大财力下沉力度,进一步增加对基层“三保”的转移支付,确保国家制定的基本民生、工资政策落实到位。

此外,作为疫情后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三个财政政策工具之一,直达资金机制在2021年也走入常态化。今年以来,各地区、各相关部门持续抓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为市县基层提供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刘金云表示,从前三季度看,资金下达、使用情况总体良好,“快、准、严”特征突出,强基层、惠民生、促发展效果明显,体现了直达机制的制度优势。

据财政部数据统计,截至9月底,2.8万亿元直达资金中中央财政已下达2.72万亿元,下达比例达到97.3%;地方财政已将2.64万亿元分配到资金使用单位,占中央财政已下达的97%。

从资金使用方面来看,直达资金重点用于基层“三保”和惠企利民。据不完全统计,用于养老、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达到72.4%,加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惠企资金支出3967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85.47万家,支持实体企业发展;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支出3073亿元,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等。

减税降费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7000亿元

为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今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对减税降费作出系列部署。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财政部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突出强化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减税降费政策。预计今年出台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7000亿元。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积极落实制度性减税和阶段性减税降费,尤其是给制造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小微企业减税,有力地支持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减税降费政策,将资源更多地留在市场,利用市场高效率的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盘和林指出,减税降费就是“放水养鱼”,我国财政收入提升是通过做大经济蛋糕的方式来实现,减税降费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财政部税政司一级巡视员谭龙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坚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清理规范各类违规涉企收费,坚决不收过头税费。同时,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形势,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