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中湖北4人在列。中国工程院新增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湖北4人当选。
中国科学院新增4人分别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刘买利、武汉大学周翔、武汉大学宋保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中国工程院新增4人分别为:武汉理工大学傅正义、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宗余、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华中科技大学邬堂春。截至目前,湖北省共有两院院士81人。
刘买利,1982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1996年于伦敦大学Birkbeck学院获博士学位,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现任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
刘买利在欧洲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选择回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胸怀祖国、锐意进取,是我国生物波谱分析化学领域的著名学者,长期致力于核磁共振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围绕生物核磁共振分析的基础性问题,建立了以W5命名的水/溶剂峰抑制方法,被主要厂商作为内置标准方法提供用户;依据“分离谱峰,不分离样品”的策略,建立了扩散-弛豫加权法,赋予核磁共振分离功能。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发表SCI论文270余篇,其学术成果先后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学术奖励。刘买利继承和发展了实验室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推进核磁共振波谱和成像仪器的自主研制和产业化推广,同时还积极推进生物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他所在的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已经成为我国标志性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之一,为我国波谱分析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翔,1986和1989年在武汉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6-2001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马里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现任武汉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周翔长期致力于核酸化学生物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分子对核酸结构的识别及其功能调控研究、基于核酸化学技术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通过小分子对核酸结构的识别和功能调控,开发核酸靶向药物分子和重大疾病诊断技术,取得了系统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推进了核酸化学生物学研究发展。他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在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Nat. Chem. Biol., Nat.Commun., Sci. Adv.,Chem,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Nucleic Acid Res., JACS Au, Cell Chem. Biol.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60余篇。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排名第一),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二等奖。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以及科技部973项目等。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曾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担任多个学术期刊如Acc. Chem. Res.等的编委。
宋保亮,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2-2005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2014年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任研究组长、研究员。2014年至今,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授、院长。
宋保亮长期致力于胆固醇代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发现:阐明小肠胆固醇吸收的分子途径、揭示一条胆固醇合成调控通路、发现细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新途径与方式,这些成果为降脂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以通讯(含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Nature、Science、Cell等,作为胆固醇领域的主要引领者之一,他受邀为Nat RevMolCellBiol撰写长文综述;关于胆固醇代谢的研究成果被选入经典教材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Molecular Cell Biology、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等;于2015和2020年两度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于2018年入选“国内十大医学研究”及“中国心血管领域十大影响力事件”;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科学探索奖等荣誉。
宋保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基金委创新群体的首席科学家,并兼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基金委“糖脂代谢的时空网络调控”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他为人正直、治学严谨、乐于合作、重视人才培养,为我国脂代谢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谢树成,国际地球生物学会理事会成员、海洋负排放国际科学计划工作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古生物学会地球生物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他于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以首席科学家身份先后主持了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111计划项目。
围绕地质时期微生物这一地质学难题,他形成了从技术方法创新到理论认识突破再到新学科拓展的系统创新链。他对地质微生物脂类的仪器分析与数据表征方法进行创新,建立了示踪古气候古环境的一系列原创性地质微生物指标。在陆地上,他利用这些指标发现了中国东部800万年以来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湿古气候出现了三极模态的空间变化规律,被《科学》期刊评述为“对理解过去和未来东亚夏季风做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在海洋里,他发现了2.5亿年前最严重的动物大灭绝发生时一些地质微生物出现了两幕爆发事件,被《自然•中国》以“灭绝理论:两幕式”为题进行亮点评述。他通过地质微生物的创新性工作,带动地球生物学这一新交叉学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因而被国际著名学者评价为“是发展地球生物学的一支国际领导力量”。
他完成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自然》和《科学》上,他连续7年入选爱思唯尔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分别以第一和第二身份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他担任了国际期刊《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联合主编、《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编委,以及《地质论评》《沉积学报》和《古生物学报》副主编,8次被评为《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的优秀编委。
傅正义,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美国陶瓷学会会士、欧洲陶瓷学会荣誉会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材料”专家组专家,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他在多功能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新结构与新材料体系探索、原位反应合成与制备新技术、高效烧结与加工新技术、材料过程仿生制备新技术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与教学奖励一等奖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获美国陶瓷学会John Jeppson 奖、Samuel Geijsbeek国际奖、Ross Coffin Purdy奖、国际材料联合会年度奖、俄罗斯工程院“工程勋章”等9项国际奖励;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5项国家人才奖励。
高宗余,汉族,1964年1月出生,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该同志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大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FIDIC中国优秀青年咨询工程师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高宗余长期坚守在桥梁科研、设计、施工一线,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多塔缆索承重桥梁、跨海大桥设计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全国工程设计金奖、银奖各1项,省部级奖项8项,发明专利23项,发表论文47篇,出版专著2部,为我国交通强国事业和桥梁工程科技进步做出卓越贡献。
七十多年来,中铁大桥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培养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创新活力,完成了一系列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并取得了骄人成绩:共培养了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0名国家级专家;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3项,各类国际桥梁大奖21项,在高速铁路桥、跨海长桥、公铁两用桥、多跨斜拉桥、多跨悬索桥、大跨度拱桥等领域以及桥梁工程软件开发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领先优势。
徐卫林,武汉纺织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长期从事先进纺纱技术与纺织品领域的研究,围绕超高支纱、柔洁纱、特种纱、纱线差别化、纱线与制品检测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取得了突出成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国家高新技术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SCI论文150余篇,授权中国及美国发明专利70余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颁中国青年科技奖、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纺织学术大奖、首届桑麻学者等奖项。
徐卫林教授先后培养博士及硕士70余人和大批优秀本科生,将湖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的100万元奖金捐作学生奖学金。作为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获国家教学研究二等奖1项,先后获评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湖北五四青年奖章、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城市精神代言人等殊荣。
徐卫林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积极组建获批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主持研制了嫦娥五号月面国旗、火星着陆巡视器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等代表性成果,长期与国内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广泛合作,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应用,为企业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搭建平台,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曾担任第89届世界纺织大会联合主席、TBIS等国际性会议大会主席。
邬堂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他是我国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领域首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973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针对环境健康领域长期存在、尚未破解的重大科学难题,运用大样本、高质量的前瞻性队列,在空气污染与健康领域的贡献如下:①采用世界最大、随访44年的7.4万接尘工人队列,揭示并解答矽尘暴露致肺癌和冠心病死亡增加(分别增加1.50、1.86倍)的世界难题,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矽尘为肺致癌物提供了高级别证据,促进了中美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重大修订。新标准的实施显著减少了尘肺、肺癌的发生,延长工人的预期寿命。②针对全球30多亿人家用固体燃料致健康危害的难题,对51万多居民(迄今样本量世界最大)进行了9.8年随访研究,首次揭示家用固体燃料烹饪、取暖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分别导致每10万居民每年增加338、392人死亡,是居民过早死亡的重要病因;揭示改用清洁能源是减少居民死亡的关键对策;有效通风可减少使用固体燃料和清洁能源烹饪者的死亡风险,估计每年减少中国30万人的过早死亡,是经济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预防对策。③深入研究了空气污染致心肺损害的主要成分(如多环芳烃、钛、砷、铜)和作用机制(如热休克蛋白、DNA甲基化),为制订环境质量标准和高效精准预防提供了新证据。面对新冠疫情,领衔研判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效果和疫情趋势,证实了联防联控、医疗卫生学科协同作战的巨大成效,揭示新冠病毒传播的高传染和高隐蔽性,为抗疫取得战略性胜利提供了科技支撑。
邬堂春教授在揭示环境病因、阐明发病机制和制定预防对策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对中国乃至世界创建清洁环境、促进健康长寿、共享美好生活的预防医学实践,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在JAMA(两篇)、Nature、J Clin Oncol、Circulation等发表论文402篇,被CA Cancer J Clin、New Engl J Med、Nature等正面引用14,328次;主编《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材和《环境与精准预防》等3本著作,获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