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公众号星球研究所—— 观地理中国 览大美山河(讲好中国故事)

星球研究所制作的明长城示意图(局部)。

  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大江大河、高原湖泊、雪峰雨林,山河无言,但又都是故事。作为新媒体科普公众号,星球研究所专注于从地理视角讲述中国,用追求极致的态度做内容,推送的一系列文章、图解、视频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爆款,受到海内外读者喜爱。

“这是个适合横屏观看的城市,165条江河日夜奔流,166处湖泊烟波浩渺,600余处桥梁及隧道跨越东西南北……在这片8569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运,各种交通线路往来交织,人称‘九省通衢’……”这是出自科普公众号星球研究所的文章《什么是武汉》,文章一经推送就成为爆款,阅读量高达千万次。

《什么是云南》《什么是河南》《什么是成都》……星球研究所推送的系列文章,题目都用问句,观察角度一以贯之。“从地理的视角来讲述中国,了解脚下这片土地。”星球研究所创始人耿华军说。

  科普,换个视角看山川湖海

9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大地,纵横广阔,可以用太多视角去呈现,耿华军选择了“地理”。

时间为经,地理为纬,架起星球研究所的“科普经纬度”,山川湖海、交通网络、城市风情甚至宇宙星辰,都是视野内的主题。

篇幅极长,知识点密集,聚焦地理这个相对小众的科普领域。在快节奏和碎片化的“读屏时代”,星球研究所的作品却屡屡刷屏,单个作品最高浏览量达2亿多次、粉丝总量有700多万人。令人着迷的不仅是文字,还有精美震撼的照片,以及信息量极大的图解、图表。

“震撼,壮观,星球出品,必属精品”“每次看完文章,我都觉得比看了一部纪录片或是一堂课更加受用”“看得热泪盈眶,感叹中国的广袤”……留言里,粉丝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喜爱。今年出品的视频《100年,我们重塑山河》《报告地球,这里是中国空间站》等,配有中英文双语字幕,也得到了不少海外网友的点赞。

耿华军将作品破圈的原因,总结为需求和极致,“每个人都有了解这个世界的需求,想了解脚下的土地、自己的家乡,这是天生的好奇和兴趣点。同时,我们希望提供相对极致的内容,不管是视角、叙事,还是视觉呈现,都能够打动人。”

  极致,专注于传递硬核知识

极致,这是耿华军口中的高频词,也是星球研究所的口号: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没有明确的标准,大家都在追求怎么做得更好、有所进步。”耿华军很看重这一点。

不管是文章还是视频,都会经历许多次碰撞和重塑,就像他们笔下的万千山岭。从选题会开始,讨论写什么主题;接着,是大量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厘清思路、找足证据;同步启动的还有图片、图表的准备和设计;反复打磨之后,需要团队成员的试读和调整,以及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每篇文章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拿不准的得请外部专家把关。

即便现在团队已经发展到60多人,一篇文章诞生的基本周期仍然要30天。这样的创作速度称得上“慢工出细活”。“实际上,我们很多文章创作周期更长,有的可能两个月都没写完,或者写完后发现不合适,过段时间再重新加工。”耿华军说。创办5年多,星球研究所的推送数量只有200多篇,而粉丝留言里,最多的就是催促更新。

耿华军把做项目类比为做研究,希望文章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希望视觉呈现赏心悦目,有精美的照片和图解,更希望在传递知识的基础上升维,“最主要的还是立意,看待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星球研究所与人民文旅等联合出品的图书《这里是中国2》,关注我国超级工程的建造过程。“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感受到国家的变化,引发思考,对大美山河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耿华军说。在星球研究所的作品里,严谨与浪漫,逻辑与想象,辽阔与深入,共同带来更纵深、更立体的认知。相比短平快的热点,他们更关注重大主题,“做不会过时、经得起反复看的作品”。

  热爱,把兴趣做成事业

采访当天,耿华军穿着印有“热爱星球”字样的黑色帽衫。因为热爱,他一个人开始写作摸索;因为热爱,他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把兴趣做成事业;同样因为热爱,许多公众号的粉丝选择加入团队。星球研究所主编魏桢就是其中之一,她习惯称呼耿华军为“所长”,热爱、纯粹,也是她对“所长”的评价。作为视频创意的负责人,魏桢正和同事们一道,把他们热爱的星球讲给更多人听。

“很多人没有那么了解生活的这片土地,没想到能这样去认识它。”耿华军觉得,“越研究越发现,还有这么多故事值得讲述。”这像挖掘宝藏,也是一种补缺。他很敬佩许多深耕于特定研究领域的学者——不少都是星球研究所请教和合作的对象,“他们的研究相对来说更专业,我们需要从中汲取营养,再通俗化地传递给更多受众,降低获取知识的门槛。大家都在从不同层面呈现中国故事。”

从推送图文到出版图书,再到推出视频、音频产品,未来还计划做线下展览……星球研究所用多元载体为受众提供丰富的科普体验。海外传播也是发力方向,图书《这里是中国》英文版正在筹备,他们希望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星球研究所的标志是黄色的圆环,像凝视的眼睛,也像脚下的星球。大江大河、高原湖泊、雪峰雨林,山河无言,但又都是故事,还有太多东西值得去发现、去触摸、去聆听、去探索。耿华军希望,有一天能把中国看遍,“一定需要很久,但值得坚持去做。”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01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