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关键词丨广:广泛代表与均衡参与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周文其)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将于12月19日举行,这是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新选制具有的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与均衡参与性的优点,正在充分显现出来。这将使新一届立法会更能体现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从而保障香港民主健康发展,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以及香港特区有关法规,新一届香港特区立法会将由90名议员组成,其中包括选举委员会选举的议员40人、功能团体选举的议员30人和分区直接选举的议员20人。

  候选人广泛多元

翻看153位候选人的背景资料,不难发现此次选举中候选人的来源是前所未有的广泛多元。

从从政履历看,既有曾担任过立法会议员、议会经验丰富的人寻求再任,也有更多未曾担任过立法会议员的人参与其中,甚至有政治“素人”加入选战。

从政治光谱看,既有一部分建制派人士,也有数十位非建制派和独立人士。由此可见,在爱国爱港的前提下,不同政治光谱的候选人都能参选,没有因政见差异而被拒绝。

从专业背景看,既有一批商界和政界精英,也有不少教育界、医护界、法律界、会计界等专业界别的翘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社会基层的代表有所增多,有劳工、职员、中小企业经营主等。

广大香港市民对此次选举的代表性深表认同。香港研究协会最新民调显示,约75%的受访者关注立法会选举,68%的受访者认为选举具有代表性。

  政纲广泛多元

随着立法会选举日益临近,153名候选人的竞选活动步入高潮。他们就一系列经济民生话题提出有差异的政见,努力争取选民支持。

对北部都会区如何发展,新界北选区多位候选人提出不同构想。一位候选人认为,可以依托香港高增值海运和金融服务的优势,将其打造成香港高增值航运产业中心。另一位候选人则指出,要注重“基建先行”,及时规划和建设公共交通。

将香港建成智慧城市是特区政府的一个目标,多位候选人从专业背景出发,提出不同建议。一位工程界别候选人表示,特区政府需打破一些复杂的架构程序,从而加快建设。一位科技创新界别候选人则提出,宜优先发展智慧出行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让市民切身体会到好处,进而减少阻力。

多位选委会界别候选人对香港如何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香港可以利用与东盟国家的良好经贸关系,深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还有人建议,香港继续用好在法律、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贡献国家所需,并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发展前景广阔

新选制具有的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与均衡参与性的优点,对于香港实现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不同背景的候选人能公平、公正地在同一平台竞争,各种主张和意见得到充分表达,使得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议题得到深入讨论。另一方面,选民可以向自己界别的代表反映意见,令候选人的政纲不断完善,形成更反映民意、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建议。

新选制的优越性来源于中央的果断决策与全力支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通过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和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稳住了香港大局,落实了“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香港民主向着尊重民意、为民谋福的正确方向发展。

当前,新选制为香港拥有广阔发展前景提供了制度保障,但若要制度发挥更大效能,还需靠广大市民积极参与,选贤举能。香港市民应行使好个人民主权利、尽到公民责任,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