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套餐不该成套路

年终岁尾,不少知识付费平台又到续费节点,不少人频繁收到所订阅的付费APP续费弹窗提醒。为知识埋单,是个人成长进步的机会。但是,一些平台所标示价格并未体现应有价值,营销套餐甚至成为惯用套路,需要引起消费者警惕。

首先,售后无服务,退费无渠道。为吸引消费者关注,不少知识付费平台一般会推出试听课程,这些内容大多比较精彩,但消费者一旦付费购买,发现后续体验不佳,甚至出现所提供的内容服务和付费前承诺大相径庭的情况,想退费却往往难度很大:一方面在付费页面根本没有退费指引,无法找到退费渠道;另一方面,消费者很难联系到售后服务人员,诉求无法得到回应。因为知识付费单笔数额不大,很多消费者最终选择忍气吞声,退费事宜不了了之。

其次,知识注水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网络平台打着知识付费的旗号,通过“标题党”吸引消费者注意,付费后却发现内容含金量较低,和期待相差甚远;还有不少付费课程内容大同小异,存在洗课嫌疑,甚至“挂羊头卖狗肉”,贩卖知识焦虑。以次充好的课程屡见不鲜,让消费者对知识付费既爱又恨。调查显示,知识付费产品平均到课率仅为7%,这显示出消费者对课程付了费仍不认可,这已经影响了知识付费平台的口碑和行业美誉度。

再次,自动续费陷阱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一些知识付费平台将自动续费作为默认选项,取消程序十分繁琐。不少消费者因为下载APP众多或者换手机等原因,经常忘记此项隐形消费。对此,平台应通过明确方式,告知消费者扣款或即将扣款的情况,并在通知中告知消费者取消续费的途径,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当前,知识付费有着广阔的产业前景,越来越多的平台也嗅到了商机。报告显示,我国泛知识付费市场规模近年来维持了40%以上增幅。但也要看到,无序野蛮的生长模式,也让不少平台备受诟病,影响着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不过,虽然知识付费平台在运作层面还有一些问题,但也没有必要因噎废食。毕竟,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智力支持。只有多一点诚信,少一点套路,重视其中的问题,清理其中的乱象,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让行业风清气朗,知识付费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