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马帅莎)过去一年,中国航天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领域取得突破的同时,商业航天也在小型固体火箭、卫星星座等领域发力,助推航天产业发展。
目前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应瞄准何处?中国何时可以实现亚轨道旅行?太空“拥堵”将来是否会变为现实?“长征十一号”首任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空天飞行科技中心主任杨毅强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作出详解。
高可靠、低成本、发射灵活的“商业火箭梦”
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获得了不少成绩,商业航天企业不仅在火箭的研发、制造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也在小卫星星座化和网络化方面取得进展。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创历史新高,其中也包含了商业固体运载火箭。由中科宇航研制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计划将于2022年初择机进行首飞。
谈及中国商业航天为何首选固体运载火箭技术路线,杨毅强表示,首先是为了解决实用性问题,从运载能力和发射成本来看,这些火箭如果发射成功,将会成为中国低轨发射市场的主力型火箭。另外,固体火箭研制门槛比液体火箭低一些,相关企业可以在2到3年内将研发体系、试验体系建立起来。
这同时也是目前中国商业航天的短板之一。杨毅强分析指出,中国商业航天正处于起步阶段,还将面临火箭成功率不高等困难与压力,这与商业航天企业研发体系不够健全、试验验证能力有待提高、质量和可靠性支撑问题有待解决等相关。
虽然与国外一流商业航天企业相比,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杨毅强看来,商业航天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也一直拥有着“高可靠性、低成本、发射方式灵活,在技术上和航天强国拉近距离”的“新型火箭梦”。
“中国航天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重大的航天任务,而商业航天企业还是拥有机制灵活等独到优势的,未来应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航天器运载器的可靠性,降低研发和制造成本。”杨毅强说,“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商业航天特别是商业火箭一定会走出一条技术创新之路,成为中国航天的有益补充。”
中国可能在2025年实现亚轨道旅行
除了商业火箭,亚轨道旅行如今也成了国内外商业航天公司的焦点。去年8月,中科宇航对外公布了亚轨道旅行服务,每次可载7人进入100多公里的高空,体验3到5分钟的失重感。
谈及目前的研究进展,杨毅强透露,中科宇航已经完成了“玄鸢”液体火箭发动机全系统试车验证,“我们计划在2022年发射一个亚轨道飞行器,如果技术上没有太大问题,再进一步完善商业模式,2025年中国开始亚轨道旅行,我认为是可能的。”
“人类开展太空旅游,走出地球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杨毅强指出,太空旅游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亚轨道旅行,目前相关技术较为成熟,可以解决火箭故障逃逸、生命保障等问题,并且大部分普通人的身体状况也是可以适应的;第二步是建立民用空间站,也可称之为“太空旅馆”,人类进入轨道后,可以在太空驻留7天甚至更长时间;第三步是去月球旅游,在月球开展各类科研活动等。
太空轨道应避免“跑马圈地”
近年来,国际上陆续公布了低轨卫星星座组网计划。据介绍,目前人造卫星有两个技术发展趋势,一是高寿命、高价值的大卫星,二是小卫星的网络化、星座化,小卫星组网在功能和成本上都有独特优势,但由于组网需求及其寿命短、技术迭代快的特点,小卫星发射的数量较多一些。
如何在发挥小卫星组网优势的同时,减少太空“拥堵”?杨毅强认为,这实际上是究竟应该发射多少颗小卫星的问题。小卫星星座化确实需要在不同的轨道面上部署一定数量功能各异的卫星,但卫星数量是可以根据时间分辨率等指标进行设计和控制的,不应该以抢占资源为目的。
美国规模庞大的“星链”卫星项目已多次引发“过度占用太空空间”的争议。据报道,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将太空轨道上的数千颗卫星类比成地球上的几千辆车,否认挤压别国太空探索空间。
对此,杨毅强表示,“即使是汽车上路,也是有规则的,而不是在地上乱跑。航天大国之间应该建立规则,共享轨道资源,避免出现跑马圈地的现象。”
“虽然我们现在具备卫星测控能力,可以主动进行规避,但是当天上的卫星到达一定数量时,规避是非常难的。”杨毅强指出,太空是人类难得的资源,应该建立起规则,珍惜共享太空,不应独霸太空,航天强国更应该作出表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