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距者”无惧 沈阳造无人机飞向世界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喜欢“体制内”端“铁饭碗”。如果能进入一家“中”字头的科研院所工作,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然而,却有这样一名年轻人,毅然从“中”字头的科研院所辞职,走上下海创业这条前途未卜的道路。如今,6年多过去了,他发展得怎么样?

他叫苏文博,现任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如今,这家年仅“6岁”的高科技企业,已经成为世界工业级无人机领域的“中国名片”。1月13日,谈到为何选择在沈阳创业,他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要为家乡争口气,如果沈阳的人才都流失了,那么又由谁来发展沈阳,谁来振兴东北呢?”谈及创业以来的心路历程,苏文博坦言,脱离体制是为了把尖端技术产品市场化,用好的产品造福于民。

“理工男”创业 最大的短板是“跑市场”

1982年出生的苏文博,2006年考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硕博连读,并留所工作了4年多。2015年底,他萌生了辞职创业的想法。

创业之初,压力重重,作为祖孙三代都在中科院系统工作的“体制内”家庭,苏文博首先要过的是父母这一关。“当时家人反对的态度很强烈。我花了很长时间去和他们沟通,讲述当前国家对创业、创新的态度以及政策,希望他们能够明白,作为‘80后’的我想换一种方式去证明我的价值。”苏文博坦言。

在公司创立初期,和他一起创业的二十多人都是苏文博这样的纯“理工男”,生产研发虽不在话下,跑市场却是从零起步。大家还保持着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思维,很难转化成经营的理念,这让起初创业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很痛苦。“但是,既然选择了创业,就必须面对市场。”凭着锲而不舍的拼劲儿,苏文博带领无距科技一边投身产品的技术研发,一边抓紧时间补齐市场经营和资本运作的短板。

“怎么让资本把技术与市场很好地衔接到无距科技的发展中,是我们这个年轻团队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在市场的“打磨”下,苏文博逐渐从当初那个纯技术男变成了一个兼顾市场、技术、管理、投资等方面的“多面手”。

重视研发 以世界顶级产品做参照

即便具备了丰富的研发管理经验,但苏文博更希望通过做企业的形式将技术运用到产品上,跟世界顶级的产品进行对比。

几年来,无距科技凭借领先行业市场的技术优势,产品及服务覆盖面包括多行业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X60单旋翼植保无人机、矢量多旋翼无人机、军警一体矢量无人机、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串列翼倾转旋翼无人机、无人机飞行及培训服务等,客户遍及辽宁、新疆、黑龙江、河南等二十余个省市地区,巡检类整机产品更是远销德国、柬埔寨等海外市场。其产品已通过国际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证)、CE(欧盟技术协调与标准化认证)、ISO9001(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RoHS(欧盟电子有害成分指令标准),ISO9001_2015质量体系认证。在科技持续创新方面,无距科技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校开展深入科研合作,累计承担各级重大研发项目四十余项。

用事业留人 吸引全国人才“沈阳飞”

最初,苏文博将公司命名为“无距”二字主要有三重含义:无距,贴近客户需求,与客户亲密无距是无距科技的服务宗旨;无矩,发散思维,创新产品不循规蹈矩是无距科技的研发理念;无惧,坚定执著,对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困难无所畏惧是无距科技的企业精神。无距科技在他的带领下,也遵循着“无距”的创业理念,朝着梦想努力。

除了做自己的公司和技术,苏文博更希望无距科技成为引导人才回流的平台,发展沈阳、振兴东北也是这位中科院博士的愿景。目前,无距科技拥有70多名员工,平均年龄33岁,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包含着辽宁省百千万人才6人,核心团队均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在无人机总体设计与飞控技术等方面具备15年的技术积淀,核心团队人员曾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评为“世界十大无人机应用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