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灶、吃大锅 抱团养老的乡村实践

湖南省衡南县柞市镇代泉村杨梅组。人民网 李芳森摄

湖南省衡南县柞市镇代泉村杨梅组,当堂屋上方的大喇叭唱起戏曲,村民各自从家里走出,在堂屋里会合,一盘盘热腾腾的饭菜已在桌上等候。

平时一大桌,春节时最多可达15桌,杨梅组村民家中厨房已闲置多年,都是抱团在村里堂屋的5间房中就餐。

一天三餐,餐餐如此;年复一年,十年依旧。

新春佳节,本网来到这个自然村,探访村中群居养老的乡村实践。

年迈的村民在灶前烧火。人民网 李芳森摄

堂屋修缮的契机

临近饭点,拥有18户人家的杨梅组,只有堂屋燃起炊烟。走进厨房,都是“银发”厨师忙碌的身影。

“红妹子,爆炒牛肉火要大,我准备添柴了啊。”88岁的刘慈凤坐在灶前,把握着火候的大小。而她口中的“红妹子”,是50岁的罗小红。

“在刘奶奶面前,我真是个小妹子。”说到年龄,罗小红也腼腆起来。

谈及这个“大食堂”的由来,年龄最长的刘慈凤在往灶膛里添上一把柴后,把椅子挪向我们的方向,昂起头说了一句:“这事我清楚。”

摆菜上桌。人民网 李芳森摄

杨梅组,有村民18户68人,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家中常住的只有十多名老人。

“以前还是各家开伙,各自吃饭。”刘慈凤回忆说,改变源于2011年,村里用来操办红白喜事的堂屋修缮完毕后,当年全村人的新春年夜饭统一在堂屋进行。

当归来的游子相聚一堂,自然聊到了长辈在家的生活,当即决定,堂屋变食堂,一起吃“大锅饭”,相互照顾。以“抱团养老”为初衷的“大食堂”产生,并延续至今。

户户出钱,人人出力。18户村民,每户出5000元作为开支,在家的老人们,都在食堂里有着自己的“工作”。

“我们平时吃饭只需要一大桌,孩子们过年回来,也会来一起帮忙、一起吃饭。”刘慈凤乐呵呵地说:“我们现在都叫它幸福食堂,我希望能养好身体,再吃上几年。”

村民合作烹饪。人民网 李芳森摄

抱团养老的温暖

“放戏曲!上菜啦!”随着播放器按下开始键,金戈之声从堂屋传遍全村。

爆炒牛肉、红烧羊肉、青椒炒肉、水煮鱼、啤酒鸭、红菜苔……一盘盘热腾腾的美食也从厨房端出。多年操持家务,这些家常菜也在时间地加持下,色香味俱全。

“桌上的菜,除了牛肉和猪肉,都是我们自己一天天种出来、养出来的。” 64岁的罗秀高介绍,村里曾经的荒山,改造成300亩油茶林;100亩果林,种植了桃树、脐橙等各类水果;树林之下,便是成群的土鸡和黑山羊;去年新开的池塘里,回家的年轻人在年前放下了1000多元的鱼苗……

民以食为天,十年吃在一起,人心自然就能聚在一起。

美味出锅。人民网 李芳森摄

在外发展的年轻人们都关注着家乡的发展,筹资120万元在家乡修建了1公里的水泥路,硬化维修山平塘3口,还给村里建设了健身小广场和菜园。

“即使是过年,村民的家里都不会囤年货。”罗秀高解释说,春节前,返乡的村民都会带回天南海北的年货。到了家,都不会把年货搬回家,而是放在堂屋,谁家有需要,就自行带回去。

在罗秀高看来,正是“幸福食堂”这种抱团养老形式的出现,村里处处都是温暖。

“2021年1月3日,衡南县委宣传部为杨梅组授牌‘衡南县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也成为当地‘幸福屋场’的策源地。”柞市镇党委书记石帅介绍,杨梅组未来还将发展民宿等新业态,吸引周边市民来此游玩,让“幸福食堂”的温暖传递给更多游客。

村中的堂屋。人民网 李芳森摄

一脉相传的血缘

早上7点,51岁的罗秀军便走出家门,开始清扫街道。这个习惯从1月18日到家,便在第2天开始。

从1987年离乡务工,罗秀军的每个春节,都是回乡度过。

“小时候家乡条件差,村民都是外出从事建材和大理石加工等工作。”年少离乡,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新疆拼搏,取得一定成就后,罗秀军便把独居在家的母亲接到了新疆居住。“母亲在新疆住了十多年,但还是想要回来。”

2012年,当村里的“幸福食堂”开伙后,罗秀军便把母亲送回家里居住。“很放心,母亲也过得很开心。”

2019年,罗秀军和家中的3位叔叔、2个兄弟,把房子建在了一起,成为村里极具特色的“六户连建”。

“省地,又热闹。”罗秀军说,杨梅的村民,是由同一位太公繁衍而来,都是五代之内的亲属。“所以,村里的房子都是和叔伯兄弟连建。”

村民举杯欢庆新年。人民网 李芳森摄

2019年,新房建好前,罗秀军的母亲去世。双亲不在,罗秀军一家还是不会缺席村里的每一次过年和每一场建设。“这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这里的老人,我都看作是我的父母。”

今年的春节,罗秀军等小儿子一放寒假,就带上他和妻子回乡。全村同吃一锅饭,白天举行拔河、羽毛球比赛,晚上就是篝火晚会,一起唱歌跳舞。

“现在年纪越大,我越能理解母亲当年的想法。”罗秀军动情地说,“一快过年,看到亲戚朋友回家,我心里就像猫爪在一直抓。”

未出新春,罗秀军一家已踏上返程,新年伊始,他便向往着年底和家乡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