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19万人告别吃水难

啃下脱贫攻坚最后一块硬骨头

保康19万人告别吃水难

春节将近,保康县马良镇漆园、下坪、水斗等连片7个村的乡亲们笑逐颜开、奔走相告,5400多村民终于吃上祖祖辈辈日夜期盼的安全自来水。至此,保康县委、县政府经过近3年努力,投资1.7亿元,解决了19万人饮水难问题。

保康县地理地质环境特殊,县域内区域性缺水、地质性劣质水等问题严重,到“十二五”末,全县仍有19万人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饮水问题,其中涉及贫困人口8.3万人。

面对全县脱贫攻坚最后一块硬骨头,2016年,县委、县政府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作为全县“一号工程”、县人大一号议案,县委书记张世伟担任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领导小组组长,计划用3年时间彻底解决全县群众饮水难问题。

为此,县委、县政府确定集镇片区供水、重点贫困出列村集中供水、喀斯特地貌地区打井供水、一般非重点贫困村巩固提升供水四个类型,制定了分类施策方案,水务部门科学论证、多措并举,相关部门密切配合,11个乡镇共同努力,饮水安全攻坚战激昂奋进。

第一役,破解瓶颈。一方面,从省发改委、省水利厅争取政策性资金2064万元,争取一般性地方债券资金1029万元;另一方面,争取银行政策性贷款1.3亿元,满足农村饮水工程资金所需。

第二役,攻坚克难。面对喀斯特地貌地区无法引水、蓄水的问题,张世伟蹲点调研,创新寻找水源模式,作出打深井引水的决定,并在马良镇赵家山村成功打出第一口喀斯特深水井,探索出引水、蓄水、管水、用水一整套长效机制,形成了赵家山模式,迅速在全县喀斯特地貌的27个村推广复制。

第三役,各个击破。实施提档升级工程,对店垭、后坪、马桥、寺坪、黄堡等集镇供水进行改造;创新供水模式,变分散取水为集中供水,统一勘测设计、统一工程预算、统一工程图纸、统一组织实施,送水直达到户;创新管护模式,变短期应急为长久受益,坚持以水养水,实行阶梯性收费,每个工程一套管护制度、一个管护责任人、一份考核细则,确保安全饮水工程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长受益。


(作者:都正阳 杨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