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薄弱雪上项目如何实现质的飞跃

5日是北京冬残奥会的第一个比赛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包括冬季两项、高山滑雪在内的多个项目上全力出击,首日就获得的2金3银3铜的成绩,不但创造了新的历史,而且全部出自雪上项目。之前的多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只在4年前的平昌冬残奥会上获得过轮椅冰壶项目的金牌,而且还是集体项目。而这次北京冬残奥会首日比赛,中国运动员在雪上个人项目上就完成了奖牌和金牌零的突破,着实令人欣喜。

本届冬残奥会,中国共派出了96人参与比赛,他们全部为业余选手,职业有工人、农民、学生、职员和自由职业者等,这些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5岁,年龄最大的为45岁的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海原,年龄最小的为17岁的单板滑雪运动员耿焱红。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中国代表团参加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和北京冬残奥会申办成功前的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相比,参赛大项从2个增加到6个,小项从6个增加到73个。

上午10点,冬残奥冬季两项和高山滑雪的比赛同时在张家口和延庆两个赛区展开,而随着朱大庆在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障组的争夺中获得银牌,她也为中国在冬残奥雪上项目斩获了首枚奖牌,而就在大家正为这样的重大突破欢欣鼓舞的时候,张家口赛区的冬季两项赛场也传来捷报,刘子旭获得男子短距离坐姿项目的冠军,他也为中国获得了雪上项目的冬残奥首金。之后的比赛中,两个赛场依然是佳绩频出,多名中国运动员都站到了领奖台上。统计数据显示,张家口赛区第一个比赛日诞生了6枚金牌,中国队在冬季两项一共获得2金1银2铜的好成绩;在延庆赛区,中国队虽然遗憾地和金牌无缘,但是2银1铜的出色发挥依然值得肯定。

从平昌的一金,到北京的一日双金,这样的成绩变化反映的是中国残奥冰雪项目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之前较为薄弱的雪上项目中,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次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不但完成了全项参赛,而且在很多雪上项目的多个组别中都颇具竞争力。比如在上届冬残奥会上,中国冬残奥高山滑雪队一共只派出了一名运动员参赛,而这次,参与的人数多达22人。首个比赛日,这些拼劲十足的运动员们就3次站上了领奖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需要说明的是,成绩突飞猛进的背后和过去一个冬残奥周期的整体布局和投入密不可分。很多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感谢国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于冬残奥项目的大力支持,要没有这样的政策支持和相关的后续保障,很难在冬残奥会上有相对稳定的发挥。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次中国代表团中有85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88.5%。虽然很多新人参赛,但其实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具备不俗的实力,同时还有过残奥会的经历,这也让他们对于在家门口参加冬残奥会有着很强烈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