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北京冬奥会“出圈”的百年园区——冷却塔成为选手在滑雪大跳台腾空时的独特背景;一个文艺青年聚集的艺术区——青石阶镶嵌灯带,铁扶栏锈迹斑驳;一座以“艺术”命名的产业园——音乐周、戏剧节、艺术展在由锅炉房改造的“炉剧场”轮番上演……
这些年轻人眼中的“潮地”,数十年甚至百余年前曾是钢铁厂、中国西南印业巨头、国营电子管厂……时光荏苒,从高耸的烟囱、老旧的厂房到今天文艺范儿十足、充满现代感的潮流之地,工业遗存经历了什么得以“重生”?她们有几种打开方式?
2021年4月,经过精心策划,新华社推出融媒体栏目——《打卡工业遗存》。通过“云打卡”这种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读者可以跟随新华社记者的笔和镜头,近距离接触遍布全国19个省份的3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存。
栏目开设一年间,翻阅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可以洞察“打卡工业遗存”的价值和意义。
是创新的吸引——“太酷炫了”“让人既惊叹又着迷”“让年轻人也喜欢上了不一样的工业园区”“有机会一定要带着家人朋友去打卡”。
是历史的回眸——“承载了工业发展的足迹”“当时间烙上印记,历史扑面而来”“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岁月痕迹”。
是情感的升华——“向炼钢工人们表示崇高的敬意”“祝中国的工业发展可以一路长虹”。
一个小切口,反映大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些不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工业企业转型、外迁或退出,遗留下大量工业建筑和机械、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这些极具历史价值、曾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工业遗存,并没有被“一拆了之”,各地根据城市建设需要,积极发掘其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通过保护性开发和功能再造,让这些工业遗存焕新重生。
从博物院馆到文创空间,从爱国教育基地、影视拍摄基地到运动场所、市民文化休闲中心,重获新生的工业遗存,既是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也承载着延续城市独有历史文化的特殊使命。栏目以轻阅读的方式,讲述工业遗存“前世今生”的蝶变故事,揭开工业遗存经过怎样的保护性开发而成为城市地标和“网红打卡地”的秘密,看看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下,读者身处的城市进行了哪些功能改造和提升,以此触摸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
通过融媒体产品,硬核故事娓娓道来,为读者打开一个新世界。这些工业遗存,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曾“存在感”满满;在面临被废弃的命运时,经过保护性开发,又焕发了新生命:
——它们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见证者,曾开创诸多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
60年前,作为万机之“母”,她一步冲出中国工业曾经的“禁区”;60年后,她和“孙辈”肩并肩,活跃在产业一线,为强国之路奋斗。《一起来认识这位60岁的“钢铁劳模”》讲述了中国第一台1.2万吨水压机的辉煌与荣光。
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普通车床,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这里,珍藏着多项新中国第一》聚焦位于辽宁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呈现中国工业“微缩历史”。
始建于1889年的河北启新水泥厂不仅是中国首家水泥厂,还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如今,在这座百年厂区,书店、工作室、电商基地等新业态,繁荣一新。《这片百年厂区,见证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打开”已变身工业博物馆的厂区,让读者与中国水泥工业成长史来一场时空对话。
——它们是一部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的历史教科书,记录下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广大建设者艰苦创业的激情岁月。
曾经荒无人烟处,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长城控制电器厂、风动工具厂、星火机床厂、锻压机床厂等37家企业,从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春、洛阳等地陆续迁入或新建到甘肃天水,这里逐渐发展成为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这座博物馆,带你穿越到“三线”》中的天水工业博物馆无声地诉说那段难忘的奋斗历程。
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一朵盛放在三线建设时期的“钢铁工业之花”。《这朵“花”,盛放“三线”火红如初》走进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全景式展现国内主要的三线建设历史。馆藏的2万多件(套)文物、文献史料,3万多张历史图片,1万多分钟珍贵视频资料有序陈列,铺展开一幅战天斗地的英雄画卷。
——它们是战争年代烽火岁月的“亲历者”和“战斗者”。
全国首个洞穴抗战博物馆聚落,抗战时期大后方“兵器库”所在地,10个主题博物馆,10万余件抗战、兵工、民俗文物……《这里藏着一座抗战“兵器库”》中,重庆建川博物馆内兵工厂工人躲避日军空袭、在生产洞内生产兵器的场景,让读者瞬间穿越到那个英勇抗日的年代。
——它们在修旧如旧的理念中被充分挖掘“硬钢铁”的价值,“词云图”中不仅有复古,还有文艺、时尚、硬核等诸多生机勃勃的辞藻。
古朴中带点“潮”,写满沧桑的老厂房,充满视觉张力的彩色墙,历史和文物“活化”重生,厂区不再“静悄悄”。《八旬老厂房咋就成了网红潮地》揭秘重庆鹅岭二厂这座潮流文创公园的蝶变密码。
古典音乐舒缓流淌,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橡胶味没了,“书卷气”浓郁,城市书吧刻进一座城市的“DNA”。《橡胶厂变“书房”,你爱上了吗?》描绘了天津市第四橡胶厂旧址变身文化园区、从“橡四”变“巷肆”的转型之路。
斑驳的三高炉、曲折的管道,滑雪大跳台、“四块冰”冬训中心,压差发电站改建的咖啡馆,不时穿梭的无人驾驶汽车,硬核、科幻、文艺。《走起!这个地方有点“钢”》扫描速写现在可谓无人不晓的北京首钢园,“硬钢铁”也有不一样的文艺气质。
全国劳模纺织女工黄宝妹曾在此工作,碎煤机部件做凉亭顶,老船排旧址步道嵌上透明玻璃,烟草仓库改造成为“绿之丘”。《来这条“生活秀带”,一次打卡N座老工厂》循着诸多工业痕迹,细数上海杨浦滨江如何从“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
一种软呈现,开启轻阅读
阅读一个个融媒体产品,邂逅一座座城市的地标性工业遗存。
进入产品页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设计的海报。黄浦江畔、朝天门码头、九寨沟、天津眼、杭州西湖、武汉长江大桥……每一张海报背景,都经过精心筛选,是最能代表工业遗存项目所在省份的地标式建筑,或关乎工业经济发展,或代表当地的秀美风景。
海报上“夹”着两张照片,一张图片泛黄、颇有年代感,另一张则现代感十足,工业遗存改造转型前后影像的对比,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了解她的“前世今生”。
工业遗存如今长啥样?历史当事人有哪些故事分享?项目改造责任人或管理单位负责人如何谈发展?想知道就点击播放海报下方2分钟左右的视频,实现“云打卡”。
如果说视频能给读者全面立体的观感,那么文图便是截取剖面、深挖细节,将想象的主动权交给读者。
老厂房究竟长啥样?“约30米高的铸造车间内满是斑驳,巨大的冲天炉被架在半空中,保持着‘一倾如注’的姿态……阳光越过锈迹斑斑的窗框,洒在纵横交错的钢铁轨道上”,浓郁的工业风扑面而来。
修旧如旧究竟怎么修?“过去老式的紫红色实腹钢窗,由加工成老式窗户颜色和大小的铝合金材料窗替代,但开窗方式和原来一样”,一句描写揭开奥秘。
发展得怎么样?“3.5平方公里的工矿区”“到三江拍摄的电影、电视剧近110部(集)”“参与拍摄的本地群众演员逾2万人次”,一组组数据解读发展脉络。
这些融媒体产品采用“海报+视频+文字+图片”的方式,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相互作用,产生1+1+1+1>4的化学反应。主题统一、内容互补、多种手段呈现,融媒体产品更直观、生动,同时具有一定深度,让产品表达更丰富、更显年轻态。而工业遗存的发展蝶变历程,保护利用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产业转型与城市建设的成就、价值与意义,也都浓缩在千字文里。
一次新尝试,实现大融合
如果将融媒体产品制作链比作一串项链,那么串起一颗颗珍珠的,便是融媒体思维这条主线。《打卡工业遗存》栏目不仅在报道形态上突出融媒体化,也将融媒体思维运用于产品制作全过程,建立了完善的融媒体产品策划、采集、加工制作的全链条,实现编采两端以及跨部门、跨地域的报道主体大融合。开栏至今,新华社19个国内分社的近百位文字、摄影、音视频记者和编辑参与采访和制作。
栏目产品不仅被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澎湃新闻、学习强国等网媒广泛转载,还在科技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改革报等多家纸媒刊载,先后5次登上报纸头版,8次登上新华每日电讯,媒体采用量最高达到375家。产品在移动端也受到读者青睐,客户端阅读量最高达到923万次,多个产品阅读量超过200万次。 (记者金小茜、张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