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农历小年来到我们宿舍“侃大山”

2009年1月18日是农历小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天津大学,考察学校河流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实验室,深入学生宿舍看望假期留校学生,并给广大师生拜年。习主席强调,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要更加注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要立足国内技术,打破国外企业对技术和设备的垄断。他风趣地说,“我很愿意和我们的同学们‘侃大山’”,勉励同学们“成才之路就在脚下,要靠我们自己走”。

采访对象:张金凤,女,1978年2月生,河北张家口人,时为天津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教师,现任天津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港口与工程系主任。王立东,男,1987年1月生,四川汶川人,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5级本科生,现任国控阳光(成都)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投资部经理。刘艳丽,女,1985年12月生,黑龙江拜泉人,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现任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主任。雷鸣,女,1973年5月生,湖南安乡人,时任天津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现任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

采访组:管虹 秦涛 刘畅 解雯超 张金乘 张巧云

采访日期:2020年7月17日

采访地点:天津大学大科学装置会议室

采访组:张金凤老师,您好!2009年1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天津大学,实地考察学校河流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实验室,围绕“海上风能开发利用”项目与师生亲切交流。请您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张金凤:2009年1月18日是农历小年,习主席来到天津大学,给师生们带来了牛年的新春祝福。

“给你们拜年!”习主席一下车,就向现场等候的校党委书记刘建平、校长龚克等师生拜年。随后,他大步走进河流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实验室,听取了建工学院院长练继建教授关于实验室情况的汇报。当得知实验室开展的科研项目全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并得到很好的应用时,习主席连连赞叹:“应用性很强啊!”

练继建教授向习主席重点汇报了“海上风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他说:“海上风能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开发技术还不太成熟,开发成本较大。若通过科技创新把成本降低20%—30%,海上风能将会成为一种有竞争力的新能源。”

习主席意味深长地说:“我当时在浙江的时候就考虑这个事情,舟山、宁波一代的海域很适合做这个。”他指出,风能开发特别是海上风能的开发利用应该成为一个主攻方向,非常有前途。习主席强调,高校要在科研上立足国内技术,打破国外企业对技术和设备的垄断;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要更加注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性强的科研项目,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采访组:习主席关于“海上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阐述,对你们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张金凤:海上风能开发利用在当时刚刚起步,是否将之确定为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我们还在考虑中。习主席的这番话坚定了我们攻克该项目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迅速组建了海上风电研发团队,集中力量、奋力攻坚,终于自主研发出了“海上风电复合筒型基础一体化安装”原始创新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在三峡新能源江苏大丰海上风电场批量化应用,拥有美、英等八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专利,造价仅为同类风电安装船的45%,被央视《新闻联播》“点赞中国”栏目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海上风电安装技术”;引领了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技术创新方向,填补了我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空白。如果采用这项技术建设一个“海上三峡”,就可以为国家节约投资约500亿元。我们没有辜负习主席的期望,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采访组:王立东同志,您好!习主席从实验室出来后,来到鹏翔学生公寓,看望来自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及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假期留校的学生,并与同学们亲切座谈。听说您当时就在现场,请回忆一下习主席与大家座谈的情况。

王立东:我当时在天津大学材料学院读大四。上午十点多,习主席来到鹏翔学生公寓活动室。他当时穿着一件黑色风衣,笑盈盈地走了进来,一进门就说给大家拜年,大家都感到非常温暖。我本来特别紧张,手心冒汗,没想到习主席走过来,坐在我的左边,对着我和蔼地微笑,我绷紧的神经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了。

参加座谈的同学有的来自汶川地震灾区,有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习主席问大家:“为什么寒假放假还没有回家?在学校里有什么计划?”同学们纷纷回答:“想利用假期时间学学英语。”“想趁着假期勤工助学,减轻父母的负担。”习主席笑着肯定了大家的回答,像长辈一样和我们拉起家常。

我向习主席汇报说,我来自四川汶川灾区,家里的亲戚大都在农村,地震导致农村大多数自建房坍塌。政府很快把大家接到了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居住,部队到达后又修建了临时板房。学校不仅减免了我们的学费、住宿费,还补贴了回家的交通费用,帮助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使我们能顺利回家,与家人团圆。在学校里,辅导员就像亲人一样陪伴在我们身边,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

习主席说:“这一次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扶助、优惠、绿色通道等政策,在这么一个大灾面前,举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了大爱无疆的思想。”习主席表示,政府、社会和学校一定会采取措施帮助大家渡过难关,祝你们早日成才!听到这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座谈结束后,我们邀请习主席合影留念,本来心里有点儿忐忑,没想到习主席愉快地接受了邀请。离开学生公寓时,习主席和蔼地对我们说“祝大家新春愉快”,还特别叮嘱我们,一定要将他的问候带到受灾地区同学的家庭和经济困难同学的家庭。当时,我们真的特别感动。

习主席说“成才之路就在脚下,要靠我们自己走”,并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分享了自己的体会,让我感触很深。毕业后我选择回家乡工作,便是当时作出的决定。

采访组:刘艳丽老师,您好!请问这次座谈对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刘艳丽:我当时是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硕士二年级的学生。直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习主席和我握手的那一刻。

“天津大学是著名的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为教学科研、培养人才作出了杰出贡献。”习主席说,“同学们能够在天津大学上学,是一种荣幸,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能够在这里上学,最后成长成才,是你们抓住了机遇,机遇也选择了你们。”在与同学们合影留念后,习主席风趣地说:“我很愿意和我们的同学们‘侃大山’。”这句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习主席对青年学生的喜爱和重视是发自内心的。

“成才之路就在脚下,要靠我们自己走”,这句话从此成为我的座右铭。我暗下决心,要真正地成人、成才。毕业后,我留校任教,一入职就报名担任天津大学首批青年班导师,希望自己也能在“侃大山”中教育引导同学们,做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我时常问自己: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做什么才能助力他们的成长?为了给同学们营造家的温暖,消除彼此间心理上的距离感,我经常与他们一起去食堂吃饭,中秋节给他们送月饼,考研备战时为他们准备助力礼包;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我为每位同学建立了个人档案,与学生谈心谈话年均百余次;为了让同学们持续感受到天津大学的温暖,我在社会实践、学年规划等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关键节点举办特色主题班会……我也因此成为同学们喜爱的“小米姐”。

习主席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分享,对我产生了深刻影响。他说:“教书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首先还是做人,真正地成人、成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在教学工作中,我时常反复问自己:讲什么、怎么讲才能让学生学得好?我每天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教案,每次上课前都下功夫更新教学设计与授课资料,课后认真总结学生的反馈,深入研究怎样才能把课讲得更好。我在课程中融入国家能源转型重大需求与自主创新重大科研成果,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创报国的理想;核心知识点均以实际工程问题导入,结合前沿动态设计互动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学精神;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设计,推出“三问堂”系列报告,获得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采访组:雷鸣老师,您好!习主席在座谈时非常关心、牵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雷鸣:习主席在座谈中详细了解了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情况,当得知天津大学有328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08年学校投入4000余万元,建立了全覆盖的“奖、贷、勤、免、补、减”资助体系后,他连连点头,表示称赞。习主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一定要体现在教育公平上。现在,党中央提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全面小康”都要具体落实。这不仅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而且要有具体的措施,要量化到具体的标准上。体现在学校里,就是对经济相对困难的同学一定要帮助。特别是对来自地震灾区的大学生,要通过各种扶助政策,真正体现举国力量办大事、大爱无疆的思想。

习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了教育公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这也成为天津大学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遵循。一直以来,天津大学坚持“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两手抓。一方面,学校通过“精准宣传、精准识别、精准分配”,做到精准资助,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另一方面,学校围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构建了“经济资助、思想引领、精神激励、素质拓展、成长保障”五位一体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座谈会最后,习主席对同学们说:“在此,跟你们要说的话很多。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不知道从何打断。祝大家新春愉快,无论是回家的还是留下来的!也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人致以亲切的问候,特别是向受灾群众的家庭,还有遭遇不幸的家庭和经济相对紧张的家庭,祝大家新春愉快!”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习主席对青年一代的深情关爱和期许,特别是对困难学生的关心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