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从“定海神针”到“流金淌银” !保康用绿色GDP向“两山”作答……

近年来

保康县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

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为促进发展的“定海神针”

截至目前

全县森林面积257650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84.09%

森林总蓄积1776万立方米

森林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每立方厘米达到3064个

2021年绿色GDP贡献率达40%以上

绿水青山是保康最亮的底色

更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盘活“青山”资源  打好康养“金算盘”

“来了不愿走,去过还想去。”400个床铺供不应求,需提前10天预订;广场、停车场、野外拓展训练基地等,到处架满了帐篷、摆满了房车……这是保康县横冲景区森林康养去年的市场火热景象。2021年,横冲景区共接待游客6万人次,同比增长25%;创收同比增长30%。

“绿色森林”淌出“绿色财富”,大力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功不可没。

近年来,保康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高海拔森林、候鸟迁徙通道、温泉等优势,培育休闲旅居、生态观光、山地运动、自然观鸟、培训研学等康养业态,形成“康养+医疗”“康养+运动”“康养+教育”“康养+培训”“康养+农业”等融合互动局面。

为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保康县将“实现森林康养再突破”纳入“十四五”规划,作为重点项目予以推进。

截至目前,五道峡景区、国有大水林场、蜡梅谷、九路寨、尧治河先后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单位,横冲景区荣获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称号,大水林场荣获“中国森林氧吧”称号。2021年全县森林康养产业共吸引游客91.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6亿元,为1.3万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森林康养方兴未艾,全域旅游提速发展。2021年,保康全年接待游客4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近50%。

发展“特色”产业  激发潜力“土生金”

保康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现有耕地保有量37.8万亩,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和复杂的地貌地势,赋予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天然优势。

保康县确定以核桃和森林康养为主导的“一果一养,两全齐美”建设总目标。“一果”即特色产业——核桃。

全县持续巩固35万亩核桃建设成果,新建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2万亩。核桃深加工项目加速推进,圭萃园公司核桃油、核桃乳2条生产线投入运营,提升了核桃产品附加值。2021,全年核桃总产量达1350万斤,产值达2亿元,带动林农人均增收两千元。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除核桃产业外,保康县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大力推进以茶叶、烟叶、蔬菜、中药材为代表的产业链,形成村委会、合作社、市场主体同心协力的“三套马车”模式,激活沉睡的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生金。近年来,全县特色产业面积常年稳定在80万亩以上,年产值15亿元以上。

坚持绿色惠民  打造山乡“绿富美”

每逢周末,是歇马镇白竹村村民吴征勤最忙碌的时候。当地着力打造休闲农业旅游,住在九路寨景区附近的吴征勤夫妇便利用自家小院开办起农家乐。到景区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往往来这里吃上一顿农家饭,让他们一天下来便有数百元收入。

“以前种着几亩地,收入只有一千二三左右,现在我们环境这么好,农民也能富了。”说起现在的幸福日子,吴征勤露出一脸儿笑。

在保康,依托绿水青山与良好生态,像吴征勤一样从事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的老百姓数以万计,日渐富足的生活也让相同的笑容映在他们脸上。

良好的生态环境带给人们幸福的生活,那么如何守护好“绿水青山”,让绿色惠民走的更远?保康县给出了自己的“答卷”:把生态文明创建和村级环境整治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为生态文明创建提供财力保障;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始终坚持把绿色惠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实现脱贫攻坚、转型跨越、绿色示范、全县共享。

如今,在保康大地上,陈家湾、刘家坪、小沟等一个个“绿富美”的村庄已成为远近闻名网红打卡地。2021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126.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0.756亿元。

编辑点评:

奋力书写“两山”理念的时代答卷

“两山”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加快高质量绿色发展。“两山”理念不仅仅是关于发展的科学观点,更是一场深刻的发展观革命,一场深远的思想认识革命。

保康的资源在山、优势在林。保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民生至上,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路径,走出了一条具有保康山区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站在新的起点上,保康将借助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大好机遇,守好绿水青山,建强金山银山,书写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全媒体记者:张玮

编校:相琴

责编:尚娟

审核:张良奎 秦志鹏

终审:李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