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深化与东部省份合作 用好协作机制增岗位

“现在每月工资5000元,有保障而且稳定。”近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绿洲小镇村村民张斌告诉记者,他2012年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专毕业后曾辗转多地务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收到家乡东西劳务协作信息,并在有关机制助力下在天津市就业,成为中铁十二集团铁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一名技术工人。

今年以来,甘肃坚持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推动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快速对接启动津甘、鲁甘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着力稳住脱贫人口就业。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劳务机构和东部结对省市区县设立的65家劳务工作站的作用,加大“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转力度,确保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序、安全、顺畅。目前,甘肃已向天津、山东、福建输转农村劳动力7454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0.6%,其中,脱贫劳动力3874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

为提升输转劳动力能力,甘肃还依托天津市、山东省职业技能培训优势,谋划开展“甘味”品牌职业(工种)培训,将兰州牛肉拉面、临夏砖雕、东乡手抓等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影响广泛的“甘味”品牌职业(工种)模式向东部协作省市有关职业(技工)院校、实训基地、行业企业进行输出推广。统筹整合人社、教育、农业农村、商务、妇联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开展挖掘机、装载机、焊工和电工、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由“靠苦力挣工钱”向“凭技能拿工资”转变。目前,全省已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次。

今年以来,甘肃全省58个受援县5.76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较去年同期增长82%,其中脱贫劳动力4.5万名,较去年同期增长89%,实现疫情影响下东西部劳务协作的逆势增长。

在武威市天祝县锦绣华锐民族服装厂,华藏寺镇村民杨艳慧正在制作民族服装。受益于东西部协作,她在家门口就业,便于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同时,每月还有3000元左右收入。经理林春告诉记者,他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建的5万元资金,对新聘用员工开展技能培训,目前有23人实现就业。

今年,甘肃省将持续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深化“鲁甘人力”“津甘技工”合作,加大定向、定点有组织精准输转力度的同时,在加快扶贫车间向乡村就业工厂的转型认定工作,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为脱贫人口提供更多、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家门口就业机会;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返乡创业人员在资金、土地、项目等方面的政策瓶颈,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持续稳定各地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及时做好退出岗位补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