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走进广西百色市田阳区新立村共联屯,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连通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瓜果累累、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眼前这个美丽的现代村庄,曾是个石旮旯里刨食的“穷窝窝”。“过去,村里主要以种植甘蔗为主,增收增产困难,人均年收入不足两三千元。”新立村党总支书记罗朝阳记忆犹新。
近年来,在各项惠农惠民政策支持下,新立村对320亩坡地实施“坡改梯”治理,建设了水利灌溉等配套设施,开启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政府派种植专家到村里指导,大伙果断放弃低收入种植模式,改种植小番茄、香蕉等高收入果蔬。”村民马正规告诉记者,“以前收成要靠天,现在收成不愁、销路无忧,一年能挣六七万元。”
年届七旬的谭正帮,曾是村里最穷的一户。谭正帮说,在政府帮助下,他和全村人从大山里整体搬迁到新立村,靠危房改造补助建起楼房,种了几十亩芒果,年收入10多万元,家里现代化电器设备一应俱全,还买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尽管年事已高,谭正帮依旧精神头十足,不仅自学了电子琴、二胡、手风琴等乐器,还学会用电脑制作歌曲,每天活跃在村文艺团。“赶上这么好的时代,我可不能掉队咧!”他说。
“90多年前,先辈们在这里为革命浴血奋战。我们理当自觉传承革命精神,改变命运,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书写更加精彩的故事。”罗朝阳深有感触地说。
行进在左右江革命老区,这样的奋斗故事,每一天都在续写着。
清早,在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平林村敢烟屯,“仁寿乡舍二号”的主人邓红云正在庭院里忙着摆凳子擦桌子,等待新一天客人的到来。
邓红云是敢烟屯人,早年外出广东等地打工。在获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他毅然选择回乡创业。他通过信用贷款,将自家房子装修成农家旅馆,利用房前空地修建休闲庭院,供游客喝茶聊天,再经营一间小卖部,夫妇俩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我们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邓红云告诉记者,近几年,家庭年收入从几万元到10多万元不等,“关键是能照顾老人孩子,比背井离乡打工强多了”。
敢烟屯距巴马县城10公里,清代“惟仁者寿”匾牌出自于此。“以前5000多名村民以粗放型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要增收渠道,2017年8月,平林村在敢烟屯建起‘仁寿乡舍’,并成立理事会统一经营,统筹安排各户接待游客。”平林村党支部书记黄梨锋告诉记者,全屯有30家“仁寿乡舍”,超半数群众参与经营。
“敢烟屯几十户农户开设农家旅馆,同时利用旅游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每年每户仅此一项就增收近3万元。”黄梨锋说,村里还通过景区和合作社吸纳附近群众就近务工,多数村民选择留在村里发展。
敢烟屯只是一个缩影。作为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巴马依托长寿文化和良好生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乡村旅游+企业+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多点发力,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振兴需要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崇左市龙州县政协副主席黄萍说。
走进龙州县上龙乡上龙村,壮乡风情、红色文化、田园风光,多种元素在这里碰撞出独特的“火花”。
“从新联村甫茶屯通往上龙村水陇屯的旧路,原是一条马帮古道,当年革命先辈曾多次行经此路,当地人把这段路叫‘龙州红军路’,把这个村叫‘红军村’。”黄萍告诉记者。
红色旅游,是龙州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一抹亮色。经过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风貌提升改造,水陇、甫茶两个屯被装扮一新:花园小路、精美石凳、村史室、农耕文化室,房屋墙上一幅幅生动的军民故事绘画,述说着感人的军民鱼水情……
(光明日报南宁5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