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散发的情况下,跟民众钱包关联密切的个人所得税(下称个税)收入大跌引起关注。有观点猜测,3月份个税收入大幅下滑,是因为疫情冲击下,老百姓收入大幅萎缩。此观点看似符合逻辑,但并非真实原因。
根据财政部数据,在前两个月全国个税收入大幅增长(46.8%)后,3月份个税收入为602亿元,同比下降约51.3%。不过整个一季度,个税收入4645亿元,同比增长16.5%,与其他税种相比保持较高增速。
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告诉第一财经,今年春节早于去年,个人年终奖、分红等发放时间早于去年,这部分个人收入缴纳个税收入集中在2月份入库,因此前两个月个税收入大增。而去年年终奖、分红个税收入集中在3月份入库,因此在高基数下,今年3月份个税收入大幅下滑。这是3月份个税收入大幅下滑最主要原因。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税务专业学位行业导师汪蔚青告诉第一财经,有人将3月份个税收入大幅下滑主因归结于疫情的冲击,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今年春节假期是从1月31日开始,企业一般会在1月份发放年终奖、双薪或分红等,在2月份申报缴纳个税,这笔个税收入也会在2月份入国库。而去年春节是从2月11日开始,大部分单位会在2月初发放年终奖、分红等,在3月份申报缴纳个税,这笔收入在3月入国库。因此受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个税错月入库就导致前两个月收入大增,而3月收入大降。
企业发放给员工的年终奖、分红等需要缴纳个税,由于这部分收入较高,相应个税收入规模也相对较大。事实上,每年春节假期时间不同,客观上导致年终奖等个税收入月度波动较大,这从过去十年的3月份个税收入增长波动区间可以看出。比如2018年3月份,个税收入同比增长高达82.2%。
汪蔚青表示, 3月份个税财政收入其实反映的是个人2月份收入缴税情况,2月份国内疫情还相对比较稳定,因此疫情冲击影响居民收入并不明显,不能将疫情因素作为3月份个税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有人认为,3月份个税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是3月份启动的个税汇算导致退税。
汪蔚青解释,3月份个税收入下降跟退税也没有任何关系。我国财政是收支两条线的,退税反映的是在支出端,跟收入多少没关系,不影响收入。这就好比一个人收入1万元,生活等各类支出为1万元,不能简单地将收支相抵后,说这个人收入为零元。
施正文表示,个税收入比较时间越短,波动幅度越大,因此按月份来比较个税增长情况,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居民实际收入变化情况。仅凭3月单月个税收入大幅下降,就简单认定经济下行压力下,居民收入大幅缩水,并不不科学也不正确。
今年一季度个税收入同比增长16.5%,这明显高于同比全国税收收入增速(7.7%)。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除居民收入增长带动外,个税增长还与股权等财产转让和股息红利收入增长有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
施正文表示,个税3月收入大降依然值得引起重视,虽然疫情冲击不是影响主因,但3月份后疫情多点散发,在部分城市封控举措下,部分居民隔离在家,暂停了工作,工资或者各类津贴收入会受到影响,相应个税收入也会受到冲击。
一位在东部沿海城市工作的刘女士告诉第一财经,受当地疫情影响,3月中旬她居家隔离,公司收入大幅下滑,因此公司管理层工资打7折,部分员工被裁,现有的员工没有降低工资,但各类补贴暂停,实际收入下降5%~10%。目前居家按休年假方式来处理,假期用完就算请事假来相应扣减工资,未来实际也会导致收入下降。
面对当前疫情冲击下,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困难增加,近期国务院出台一揽子政策为企业纾困。
比如,国务院要求,确保6月30日前全部退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符合条件的中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1.5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加速,将可以缓解部分企业资金压力。而近期针对物流、企业复工等作出的部署加快落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困难。
今年个税改革也继续推进,以减轻个人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个税减收。
今年继续延续了年终奖个税单独计税优惠政策,这缓解了中低收入群体压力。另外,今年起,中国引入第七项婴幼儿照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符合条件的父母可以享受每个孩子每个月最高1000元个税扣除额,这减轻了父母抚养子女负担,鼓励生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当然另一方面,针对高收入、高净值人群的个税征管继续强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个税收入,维护国家税收安全。
比如,今年税务部查实明星邓伦偷逃税,最终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06亿元。财税部门此前还发文明确,今年起对持有股权、股票、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等权益性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一律适用查账征收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此举旨在打击部分借核定征税方式偷逃税行为,强化个税征管。
个税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两者分成比例为60:40。根据2022年中央财政预算,今年中央财政预计全年个税收入为9250亿元,同比增长10.2%,这高于全年中央税收收入增幅(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