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坚持”助力文化小康建设

“还有一个多月,今年的‘五好村民’评选活动就要开始了。”近日,保康县马良镇阮家湾村一组村民靳宗耀说道。

阮家湾村已经连续两年开展了“五好村民”“勤劳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并在今年5月推出《阮家湾村文明创建集锦》发给所有村民。“阮家湾村今非昔比,大伙儿都争当先进,比着发展产业。”作为阮家湾村首届“五好村民”之一,靳宗耀深有感触。

去年以来,保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神扶贫,按照省委、市委总体部署,围绕创建全省文化小康示范县目标,坚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示范带动、分类实施,全县文化小康建设呈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

坚持“一把手”主抓直管。始终将文化小康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县委成立文化小康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包乡镇联村。县委书记靠前指挥,一月听取一次文化小康建设工作汇报,多次批示文化小康建设工作,对行动缓慢、排名靠后的乡镇亲自督办,把责任压实到基层。乡镇党委书记亲自部署督办,村(社区)书记具体推进落实,呈现出县、镇、村(社区)三级同创的良好局面。

坚持“一体化”整体推进。始终坚持“精神扶贫、不落一户,文化小康、全域推进”。今年,在巩固提升五大示范片区的基础上,通过指导组调查摸底、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按照有基础、有产业、有特色的要求,沿国道、省道、高速公路打造3条文化小康示范走廊,覆盖143个村(社区);在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规模以上企业和县直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行业率先推进文化小康建设。同时,在65个精准扶贫重点出列村同步推进文化小康建设,在已出列村巩固提升文化小康建设成果。

坚持“一个专班”督办指导。成立11个文化小康建设工作指导组,由县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和宣传战线单位负责同志担任组长,负责指导县直各单位、乡镇制定文化小康建设规划,挖掘地域文化,督导建设进度。县文化小康办与县委督查室联合,坚持半月一督办、半月一通报、半月一排名,随时掌握全县整体进度。定期组织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开展文化小康建设拉练观摩,对照建设标准逐项考评打分,考核结果全县通报,并作为文化小康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发放依据。

坚持“一把尺子”对标建设。坚持一个标准建设、一把尺子量化、一个方案管总。县直部门重点围绕机关文化建设、职工书屋建设等“十条”标准抓创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重点围绕“七个一”,通过新建、置换、改扩建抓改造升级;集镇重点围绕“三个一”工程,不断提升集镇颜值;村级按照“1+N”模式,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拓展延伸服务项目,打造村级政治文化中心。

坚持“一镇一品”凸显特色。在文化小康建设中注重突出主题、体现特色,通过“文化小康+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因地制宜,指导各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家风家训等主题打造文化小康宣传带。目前,歇马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盘龙乡村旅游试点,带动了特色种植、农家乐等产业快速发展;店垭镇以“魅丽茶乡”为主题,突出“清、敬、和、美”茶文化内涵,打造了茶文化示范走廊;龙坪镇结合山区实际挖掘“八大怪”“八大帅”,扎实推进全域旅游。

坚持“一批项目”示范带动。与湖北广电网络襄阳分公司签署了“智慧保康·文化小康”战略合作协议,两年内,湖北广电网络计划投资1.2亿元,实施保康县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城乡全域覆盖、宽带乡村、光网城市和光纤到户项目建设,完成全县党员远程教育、美丽乡村(智慧社区)平台和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健全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财政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先后在县城楚城新区规划建设了新“三馆”,在县城中心建设了全民健身中心;完成158个标准化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改造升级黄堡、龙坪文化站,规划新建歇马、后坪新文化站;调试安装“户户通”3.5万套、“村村响”乡镇播控平台11个。

坚持“一套机制”高效推进。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将文化小康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规划和评价体系,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构建科学考评机制,建立物质、精神双脱贫的目标体系,制定《保康县文化小康建设考评办法》,将文化小康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实绩考核;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出台《保康县文化小康建设“以奖代补”办法》,整合8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为文化小康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熊传普 邱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