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和水的关系变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8月10日 06:48:40原标题:他们和水的关系变了

  6月1日,唐欢和3个女儿在学校游泳池。

  新桥镇中心完小。

  新桥镇中心完小附近的池塘,像这样的池塘该地还有很多。

  学生们在上唐欢教授的游泳课。

  唐欢在游泳课堂上。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水,包围着湖南衡山县新桥镇中心完小的学生。

  水域密密麻麻分布在他们回家的路上。每天下午4点多,700多个孩子陆续走出学校铁门,经过一条巷道,就走到了湘江支流涓河的跨江桥上。5月的丰水期,河床会盛满水,淹没枯水期河中高地生长的灌木。走过大桥,034县道将他们引向一个二三百平方米的黄绿色池塘,隔几分钟,又把他们引向另一个相似的池塘。池塘点缀在马路边,百余米一个。他们会看着这些风景一路走向那些以水命名的村落——蓑衣塘、神塘冲、泉水冲……地势逐渐高起来,小溪往低处流。

  对这些孩子来说,水是可以看不能摸的。每年5-10月,当地预防溺水教育声势浩大。在这期间,完小校长赵勇超要求班主任每天放学后必须把所有人留下,进行5分钟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五年级学生廖黎梦看见,预防溺水的宣传画贴满了墙。她被父母反复警告,远离水域。

  衡山县域水体总面积达48.6平方公里,对孩子们来说,水里蕴藏着危险。但廖黎梦想游泳。

  他们一个接一个往前跳,水花翻滚

  今年5月25日,新桥镇中心完小出现了一片新的“水域”,有人看管,有安全保障。那是一个15×5米大小,1米深的支架式泳池,搭设在两栋教师公寓楼之间的缝隙里。

  这是体育老师唐欢自费买的。当天,他用自己的B站账号“衡山欢子”开始更新一系列视频“免费给乡村孩子开游泳课”。他说,已经想了3年,“终于下定了决心”。

  唐欢记录了这100多个四五年级孩子上游泳课的全过程。

  这位体育老师今年32岁,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常年的户外活动让他比寻常人黑。教了一个月游泳后,他晒得更黑了。

  孩子们分三批上课,唐欢一天要上4个小时,下班累得一句话也不想说。他教学生基本的蛙泳技术,把溺水求生知识贯穿其中。教学中他不求学生动作标准优美,“管他呢,我又不是培养世界冠军”,他最看重的是“能游起来”。

  安装游泳池的时候,廖黎梦和朋友们跑去围观。唐欢蹲着,拿着白色铁管,学生们在一旁搭手。这不是一个城市里典型的有白瓷砖和透明湛蓝水面的泳池。几百根白色铁制管拼成了它的骨架,几层蓝色PVC夹网布构成了它的池体,两根细水管一边进一边出,水位维持在1米高——孩子们的肚脐处。

  露天泳池,下雨就下不了水,唐欢最初只带孩子在教学楼楼梯口的小片空地练习动作。溺水是这堂游泳课避不开的主题。学生第一次下水,学的是在水中摔倒后站起来。他们先是手抓池沿学习半陆半水式漂浮,然后向前模拟跳入水中摔倒,再站起来。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泳衣,双手合拢一个接一个往前跳,水花翻滚,像是把水煮开了。

  6月9日,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第四次下水。他先是站在池边眯眼仰着头,忘我地模仿唐欢示范的蛙泳动作。然后戴上白边泳镜,扎入水中。并拢的手和张开的腿,在水面留下三角形的涟漪。这一天他摘掉了背漂,水的力量像突然变大了,他努力扩展手脚的动作幅度,奋力探出水面换气,嘴巴张成O型,因为太用力而显得有点滑稽。唐欢在岸边看着他,像给游泳运动员解说一样给视频配音:“视频里这个小男孩,虽然动作奇丑无比,但是他今天总算是会游了,所以他今天特别兴奋。”这一天,小男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5米。

  从浮在水面,到借助背漂游,再到摘掉背漂游5米、15米、30米。到7月8日结课,80%报名游泳课的学生都能在泳池里游个来回,30米。廖黎梦喜欢和同学比赛游,她在班里能排前三名,她说,现在和水成为了朋友。

  几乎每节课,校长赵勇超都来做安全员。他形容,孩子们过去从来不敢碰水,现在他们发现自己能游起来了,“好像在一个笼子里关了好久,突然把这个笼子打开,我能飞出去”。这种冒险精神、探求新鲜事物的欲望激发出的能量,他说在文化课、常规体育课上都没见到过。

  生活在河网密布的南方,孩子们却对游泳感到陌生。第一节下水课,赵勇超和唐欢等了好久,学生迟迟不来。原来,没有一个女生敢第一个穿着泳衣从更衣室走出来。赵勇超说,四五年级的孩子对性别处在“懂一点,又不太懂”的阶段,学生平时穿长裤多,觉得穿泳衣“好丢人”。

  看到这种情况,6月1日,配合着防性侵教育活动,赵勇超请心理专家来做了讲座。那堂课上,心理专家用卡通画给孩子们讲“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如何看待周围的人”,哪些隐私部位是不能暴露的,哪些部位是像五官一样可以暴露的,哪些部位可以暴露、但不能触摸。赵勇超也在听,他感觉把这些话放在台面上讲了之后,孩子们的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到了游泳课后期,他们逐渐对穿着泳衣走在人群中不以为意。赵勇超觉得“他们对人的身体、生命的认知,有了一个提升”。

  男女生相处中的扭捏、不自然也被水花冲走了。以前排座位时把男女生排成同桌,学生就会捕风捉影,传各种流言蜚语。但现在,在游泳课上,一个男孩游过来,一个女孩从他身旁游过去,没人在意。

  “这是一件好事儿,但只能好,不能坏”

  唐欢开游泳课的念头始于3年前。

  那个夏天,他教过的两名学生先后溺亡,一个是为了救落水的同伴,一个是在水库游玩时失足。两个人都毕业3年了,初中刚读完,从小学时一米五几的个头,长到了一米八左右。唐欢曾带着他们参加全县小学篮球赛,至今记得一个孩子完成了令人惊叹的高难度投篮,流畅、精准,别的体育老师跑过来告诉唐欢,“这个孩子以后了不起”。小镇不大,毕业后,唐欢和两个孩子也低头不见抬头见,他家距离两个孩子的家也不远。平时他教学严厉,学生大多怕他,但他们俩总是热情朝他打招呼。一个孩子溺水那天,消息很快在镇上传得沸沸扬扬,唐欢一晚上都没睡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溺水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的第一大意外致死原因。暑假是少年儿童溺水的高发期。湖南衡阳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詹小平一到夏天最怕接到溺水救援电话,因为去了就是“打捞尸体”,去年有天接连接到了4个,溺亡的大多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今年7月26日,重庆璧山滴水岩水库,一个少年下水洗澡,不幸溺亡。7月25日,广西邕江南岸水域,一名16岁少年溺亡。

  当年的悲剧发生后,唐欢仔细询问了家长,得知两个孩子没有一点游泳基础。他总是在想,两个身体素质这么好的孩子,其实教一两天就可以学会基本的游泳技能,不至于溺亡。从那时起,他有了开游泳课的念头。

  唐欢大学时考了游泳教练证和救生员证,但在村小开游泳课,落地过程是艰难的。赵勇超还记得3年前,唐欢找他提出这个想法,他对唐欢说:“这是一件好事儿,但只能好,不能坏,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很多亲友,甚至学校的同事劝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要花钱又要担责任,万一课上出了溺水事故,或者孩子学会了游泳后溺水,谁来负责。唐欢心里也害怕,这么多孩子,有一个出了事,“我这辈子就完了”。他在学校对面不远处的群英街长大,去县城读高中、去武汉读大学后又回到小学母校任教。他知道乡亲淳朴,但钻起牛角尖来也是不讲理,虽然家长签了免责同意书,但万一出了事,他还得“背锅”。

  今年年初,衡山下了一场暴雪,唐欢经过一处工地时差点被落下的板子砸到。他感觉死亡擦肩而过,想了很多,觉得有些事一定要做。4月,他和赵校长在衡阳市教育局、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下发的文件中找到了“依据”。文件中说,“各地各学校要充分发掘潜力”开展游泳教学训练,实现学生游泳教育的普及。赵勇超说,“我们就属于自己创造条件”。唐欢想了最坏的结果,“大不了我的工作不要了”。

  5月,游泳课进入筹备阶段。唐欢自掏腰包购买了游泳池和游泳装备,花了1万多元,学校出水费和安保费用。他们不断召集四五年级班主任开会,召集报名的学生开会。最后印发240张家长知情同意书,收回150多份“同意”。

  唐欢和赵勇超希望,这片75平方米的水域是绝对安全的。泳池被设置在两栋教师宿舍楼间的空隙,是因为有多双眼睛看着,能及时发现问题。几吨水像悬在他们头顶,为了防止学生私自闯入游泳池发生事故,他们用两米高的蓝色施工围挡挡住出入口,安装了门锁、监控设备和报警器。一个月里,报警器响过3次,都是虚惊一场。有一次半夜,唐欢跑到学校来查看,发现是野猫野狗经过。

  上游泳课,很多没报名的孩子也来到泳池旁围观,好奇地踮着脚摸摸水面。当地外出务工人员多,学校里一半以上的孩子是由祖辈抚育,很多留守儿童没有报名。唐欢说,老一辈人的观念觉得“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不想让孩子学。最后一节课,这位老师把没报名的孩子也叫到池边,给他们演示,在不会游泳的情况下,如果溺水如何自救。他教他们放松肩膀、腿部,露出口鼻浮在水面上。但他知道,99%没学过游泳的人溺水时根本做不到这些。

  放暑假了,唐欢最担心学生去陌生水域游泳。赵勇超暑期会进行防溺水宣传大走访,有学生的爷爷奶奶跟他说,很苦恼,“你说每天把他关着吗?既不准他看电视,又不准玩水,在家里玩得憋屈”。

  赵勇超深知,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是让农村孩子在假期有事可做。乡镇娱乐设施很少,也没什么辅导班、兴趣班。赵勇超反复想,能不能以村为单位,推出一个暑期学生俱乐部,或者搞一个图书室,把孩子送到那里,能一起学习玩耍,这样不光能丰富他们的暑假,还能避开很多危险因素。但他又明白,这和开游泳课一样,“又要花很多钱,又要担责任”,没有村子愿意搞。“所以这个只是我的理想。”

  希望资源和观念都能跟上

  赵勇超当了十几年乡村小学校长,觉得乡村小学做事有两难,一是资金资源不够,二是家长观念跟不上。

  新桥镇中心完小占地1.3万多平方米,没有运动场,教学楼前的一片草地、一片水泥地就是操场了。学生上体育课的设施只有篮球场、单杠、双杠、跳绳。篮球场年久失修,凹凸不平,“地都烂掉了”。学校师资紧张,3名体育专业毕业的老师,只有唐欢一人在全职教体育,另外两人都兼职教语文、数学。学校每年能在每个学生的体育教育上投入的资金是50元。赵勇超说,在乡村小学当老师比在城市更辛苦些,要自己找资源、创造条件。唐欢大学学的是散打,他一直想开跆拳道课,但也一直没条件。

  他说自己来到这里是“阴差阳错”。读本科时,他原本想考研,以后开健身工作室。但大四那年,父母双双查出癌症,没有人照顾,他只能回家。他没再找别的工作,毕业时直接考到了这所小学。在他童年的朋友中,上了大学后回到乡镇扎根的,他是唯一一个。

  刚毕业那几年,他羡慕同学,深造后在大学做老师,觉得乡村教师的生活“一眼看得到头”。但慢慢地,经历父亲去世,他悟出很多道理。比如,做一个简单快乐的人,把时间花在自己觉得幸福的事情上,不是一种浪费。

  他给自己的抖音账号取名“乡野欢子”,享受家乡的生活。在南岳衡山脚下,冬天,他游冬泳,挖冬笋;春天,他融化蜂蜡,抹在诱蜂桶上,放在大山遮阳避雨处,吸引蜜蜂筑巢;夏天他去割蜜,有时一个桶里能割10斤野生蜂蜜。他是这里的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能辨别山里蛇的毒性,认出很多野花。业余时间,他帮居民抓马蜂,顺便收集蜂蛹。对唐欢来说,家乡可以用来品尝,刚割下来的蜂巢蜜、蜂蛹、山泉水,都能随时放进嘴里。他总在新桥水库钓鱼,在池塘里抓黄鳝。过去的大学同学、老师现在都羡慕起他的乡村生活。

  唐欢有3个女儿,他希望女儿从小就接触水、亲近水。对他来说,游泳的意义是放松身心,也是“和大自然合二为一”。今年儿童节,他带3个女儿到学校的游泳池教她们游泳。二女儿有点怕水,他背着她游在水中,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儿童节礼物”了。

  唐欢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就是爸妈带着他和弟弟在小河边的沙滩上玩水,“小河清澈见底,沙滩有一米多厚,水里鱼虾成群。”现在,小河在污染下已经有了异味。“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爸妈大部分也都跑到外面打工去了,没有什么地方能提供一个安全的游泳环境。”

  在唐欢拍摄的视频里,学生们穿着黄色、粉色、蓝色的泳衣,动作越来越流畅,在水中勾脚、蹬腿,像河里光滑的小鱼。太阳高照的时候,两栋宿舍楼的影子下有阴凉,但廖黎梦和同学却喜欢游在阳光晒着的地方,水温温的,很舒服。上了游泳课后,游泳代替篮球成了廖黎梦最喜欢的运动。现在她会关注电视节目里的游泳运动员,观察他们的游泳姿势。

  眼下,支架式泳池已被拆成100多根白色铁管,放进了库房。课程结束时,全班同学都跑去帮忙抬架子。镇上没有游泳馆,县城的游泳馆距离50多公里,廖黎梦要等到明年5月再度开课,才能下水了。

  唐欢也不知道游泳课能不能一直办下去。他没接受网友所有针对游泳课的捐助,觉得一旦接受别人的钱,“这件事就不自由了”。暑假,新桥中心完小正在扩建,一个标准化的运动场正在计划中,篮球场也在翻新。

  每节课前,唐欢都会留几分钟给学生打水仗,那是廖黎梦最怀念的游泳课时刻。看着学生在泳池里尖叫着追逐、奔跑,踢着水花打滚,他有几分带着遗憾的欣慰。

  “至少在此时此刻,他们能快乐安全地玩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郭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