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三评“霸停风波”之三:媒体要帮忙不添乱

长沙某小区“霸占车位”事件已尘埃落定。但事态发酵过程中,被霸车位成为“打卡胜地”,“自媒体”与网红蜂拥而至,蹭流量、带节奏甚至造谣传谣,不仅干扰了小区住户的正常生活,还险些将事态闹到难以收场的地步。这不禁令人反思:媒体应该在热点事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媒体肩负着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等重要使命,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推进事件妥善处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次事件中,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促成了当事双方的沟通以及有关部门的调解。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仍然是网络宣传、舆论引导和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的引导,凝聚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正能量,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新闻媒体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巧于发声。

除了新闻媒体的及时跟进,一些“自媒体”进行全天候网络播报,客观上对公众及时了解事件进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此次事件中,有博主以“主持公道”为名,坐在车位前的栏杆上发布短视频蹭热度;有人开直播时自称业主家人,称业主家有20套房,借此混淆视听;一些网帖传播车主隐私信息,为网络暴力推波助澜;有人无视当事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刻意煽动对立,生怕事件偃旗息鼓。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为私利煽风点火”的行为,失去了行为底线,不仅掩盖了事实真相,还误导了广大受众,更阻碍了事情的解决。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不同媒体的声音都将汇入公共舆论场,对社会公众发挥影响。“自媒体”和新闻媒体在传播领域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自媒体”同样具有公共属性。如果不断传播简单重复的信息,只会浪费公众的注意力资源;不断生产有失偏颇的观点,容易引发舆论撕裂、煽动社会戾气;大肆炮制颠倒黑白的报道,更将导致舆论失焦,将事件本身推到聚光灯外。这样的声音传播越快、受众越多,负面影响也越大。越是这样,“自媒体”越应珍惜自己的发声权。只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坚守相应的法律底线,“自媒体”才能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

“自媒体”行业乱象不止,背后是同一套商业逻辑,根本原因是流量思维作祟。例如,一些“自媒体”就深圳宝能公馆“车位之争”进行不断炒作,尽管收获了近40亿的流量,但其挑动网民情绪,撕裂了社会共识,污染了网络生态。“自媒体”不应成为道德的“洼地”,也不应成为舆论的“飞地”。一味触碰底线的一些“自媒体”人,终将在舆论洪流中迷失自我、反噬自身。

透过“霸停风波”,我们必须看到,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针对“自媒体”乱象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相关平台落实主体责任的监管力度。用好法律利剑,以封禁账号、处罚个人等方式重拳整治乱象;斩断利益链条,通过关闭直播、取消广告收益等方式让违规行为无利可图,我们定能推动媒体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守护网络精神家园。